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報告(2025年8月)
2025年09月11日 10:49 84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行業統計 作者: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監測模型結果顯示,2025年8月份,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為42.0,較上月上升2.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正常”區間運行;先行指數為79.6,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一致指數為78.2,較上月上升4.4個百分點。最近13個月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見下表。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表
景氣指數較上月小幅上升
8月份,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為42.0,較上月上升2.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 “正常” 區間運行。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由圖2中國銅產業景氣信號燈圖可見,8月份,在構成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的所有9項指標中,共7項指標位于“正常”區間;銅生產指數1項指標位于“偏熱”區間;房屋銷售面積指數1項指標處于“過冷”區間。
先行指數較上月微幅下降
8月份,中國銅產業先行指數為79.6,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該指數主要用于判斷銅產業經濟運行的未來近期變化趨勢,本月下降表明近期受地緣政治、關稅貿易政策波動等因素影響,銅產業發展動力和增長動力受限。
分項指標分析
1. LME銅價小幅上升
LME銅結算價指數為39.7,較上月上升3.0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和美元指數走低對大宗商品市場造成劇烈沖擊,導致全球銅價上漲。
2. 貨幣供應量保持穩定
M2(貨幣供應量)指數為45.7,較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整體保持穩定。當前,貨幣政策環境為銅產業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支持,有利于企業中長期發展。
3. 銅產品進口量明顯反彈
8月份,銅產品進口量指數為117.6,較上月上升11.3個百分點。進口量的顯著回升表明國內冶煉企業庫存策略調整及全球供應鏈逐步恢復,國內銅原料需求依然旺盛。
4. 固定資產投資再創新高
銅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指數達到146.9,較上月上升9.0個百分點,連續數月保持增長。企業持續加大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投入,為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5. 房地產市場壓力加劇
商品房銷售面積指數為-105.2,較上月下降15.9個百分點。盡管各地出臺購房補貼等刺激政策,但市場信心不足導致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對銅消費形成明顯壓制。
6. 電力電纜產量小幅回落
電力電纜產量指數為114.1,較上月下降3.2個百分點。該指標雖有所調整,但仍處于擴張區間,反映終端應用領域需求存在階段性波動。
7. 精銅產量穩步增長
國內精銅產量指數為107.8,較上月上升7.6個百分點。產能釋放和效率提升推動生產端持續擴張,產業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
8. 企業營收持續改善
銅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指數為121.3,較上月上升22.1個百分點。市場拓展和產品結構優化成效顯現,企業營收能力明顯提升。
9. 利潤水平快速回升
銅企業利潤總額指數為106.7,較上月上升17.9個百分點。通過成本管控和運營優化,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中保持了良好的盈利韌性。
綜上所述,盡管景氣指數較上月保持上升趨勢,主要指標仍處于“正常”區間運行。當前,銅產業呈現出“生產穩健、投資活躍、需求分化”的特點。展望未來,在宏觀經濟政策持續發力、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的背景下,中國銅產業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在國民經濟繼續延續穩定發展態勢的前提下,中國銅產業景氣指數仍將位于“正常”區間運行。
(張念 執筆)
附注:
1. 銅產業景氣先行合成指數(簡稱“先行指數”)用于判斷銅產業經濟運行的近期變化趨勢。該指數由以下6項指標構成:LME銅結算價、M2、銅產品進口量指數、銅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商品房銷售面積、電力電纜產量。
2. 銅產業一致合成指標(簡稱“一致指數”)反映當前銅產業經濟的運行狀況。該指數由以下3項指標構成:國內銅產量、銅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銅企業利潤總額。
3. 銅產業滯后合成指標(簡稱“滯后指數”)與一致指標一起主要用來監測經濟變動的趨勢,起到事后驗證的作用。該指數由以下3項指標構成:銅企業流動資本余額、銅企業應收賬款余額、銅企業產成品資金余額。
圖1 中國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變化趨勢圖
圖2 中國銅產業景氣信號燈圖
4. 綜合景氣指數反映當前銅產業發展景氣程度。景氣燈號圖把銅產業經濟運行狀態分為5個級別,“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經濟偏熱,“綠燈”表示經濟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經濟偏冷,“藍燈”表示經濟過冷。對單項指標燈號賦予不同的權重,將其匯總而成的綜合景氣指數也同樣由5個燈區顯示。
綜合景氣指數由9項指標構成,即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的構成指標。
5. 編制指數所用各項指標均經過季節調整,已剔除季節因素。
6. 每月都將對以前的月度景氣指數進行修訂。當時間序列加入最新的一個月的數據后,以往月度景氣指數會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這是模型自動修正的結果。
7. 生產指數,包括國內生產銅精礦金屬含量、精煉銅產量和銅材產量。進口量指數,包括進口銅精礦含銅量、進口精煉銅和進口銅廢碎料含銅量。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