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市場呈現礦端約束與需求重構格局
2025年09月11日 11:29 171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有色市場 作者: 周勻
今年上半年LME錫3月期貨價走勢圖 單位:美元/噸
數據來源:同花順、五礦經研院
今年上半年,全球錫市場呈現高波動特征。預計下半年市場焦點將轉向緬甸佤邦錫礦復產進度與“金九銀十”消費能否保持韌性,在低庫存支撐與需求邊際弱化的博弈中,錫價將如何表現令人關注。
上半年錫價呈現寬幅震蕩走勢
從總體來看,上半年,LME錫價振幅達39%,滬錫價格24萬~30萬元/噸。具體分階段來看,1—3月,錫價急漲階段。LME錫價從24000美元/噸升至38395美元/噸,創近3年以來新高,滬錫主力合約觸及29.90萬元/噸高位。4月,錫價暴跌階段。LME錫價回落至28925美元/噸,滬錫主力合約最低跌至23.7萬元/噸,單月跌幅18%。5—6月,錫價震蕩整理階段。LME錫價維持在33500美元/噸區間波動,滬錫價格反彈至26萬~28萬元/噸。
礦端緊缺貫穿供應端
礦山擾動常態化,增量持續下調
緬甸佤邦錫礦復產存疑。盡管佤邦當局多次發布復產文件(如2025年2月《辦理開采許可證流程》),但實際復產受雨季提前、開采成本高企(炸藥等物資價格漲幅超30%)及30%實物稅政策(政府優先重建庫存)等多重因素制約遲遲未能實現。
非洲供應修復有限。剛果(金)Bisie礦區雖于4月復產,但因3月M23武裝沖突導致停產,損失產能1340噸/月,全年產量指引從2萬噸下調至1.75萬噸;上半年,玻利維亞因能源短缺減產3000噸,進一步加劇礦端緊張。
新增項目增量有限。今年,僅有澳大利亞Ardlethan尾礦項目投產(貢獻500噸產量),紫金礦業Manono鋰錫礦、哈薩克斯坦Syrymbet等項目因融資與技術問題,將延期至2026年投產。
礦端緊缺傳導至錫錠減產
第一,加工費低迷擠壓利潤。礦荒導致冶煉廠原料爭奪白熱化,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云南40%錫礦加工費降至1.1萬元/噸,是近5年以來新低;江西60%錫礦加工費跌破6000元/噸,部分冶煉廠因原料庫存不足30天被迫停產檢修,江西、安徽等地冶煉企業開工率驟降至50%以下。第二,全球精錫產量收縮。其中,中國產量減少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我國精錫產量為8.89萬噸,同比下降3.6%。
美國關稅政策對中國精錫及制品直接出口的沖擊有限。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錫合金不足1噸,錫材46噸(占出口總量1.3%),錫制品68噸(占出口總量3.8%),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國對含錫電子組件進口加征10%關稅,中國上述產品對美直接出口占比小,短期沖擊可控。但是美國關稅政策對我國再生錫出口沖擊較大,海關數據顯示,由于出口成本增長15%,導致上半年我國再生錫出口量驟降17.3%;來自印尼的出口增量雖然有所彌補(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61%,至2.16萬噸),但難抵減量。國際錫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精錫供應缺口擴大至0.8萬噸。
綜合來看,礦端擾動(緬甸復產延宕、非洲地緣風險)與冶煉成本壓力(加工費低迷、關稅沖擊)形成負反饋循環,供應鏈脆弱性持續。
半導體、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拉動錫需求增長
半導體行業補庫前置需求
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進入主動補庫周期,中游環節(芯片代工、封裝測試)庫存水平觸底回升,企業為應對關稅政策及終端需求預期,主動提升原材料備貨天數(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庫存天數環比增加13天),直接拉動錫焊料采購量增長。數據印證了補庫轉化效果。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9%;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增長8%,這些因素直接拉動錫焊料消費。國際錫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美、日、韓3國錫錠凈進口量同比分別激增53%、24%和13%,推動了電子產品領域對錫的剛性需求。上述因素推動上半年海外錫表觀消費量增長7%,國內錫表觀消費量增長3%。
光伏行業與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拉動了錫需求
光伏行業,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達全年目標的65%(中國完成80GW,占全球120GW目標的67%),裝機量增長直接拉動了錫需求。新能源汽車行業,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雖然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單車用錫量僅為700克,但是產銷總量的增加也推動了錫需求增長。
傳統領域需求疲軟,剛需主導但增長乏力
鍍錫板行業,食品包裝領域受鋁罐替代沖擊較大,上半年,鍍錫板行業需求增速不足2.5%,需求幾乎停滯;錫化工行業,農藥、顏料領域需求平穩,僅維持剛性采購;浮法玻璃行業,由于產能出清(產能利用率降至65%),錫基浮法玻璃行業訂單量同比下降20%。從總體來看,傳統領域需求低迷。
下半年市場核心變量是
礦端供應彈性與需求周期切換
礦端方面,緬甸佤邦礦山復產節奏將主導供應彈性。緬甸佤邦礦山復產進度仍是全球錫供應彈性的核心變量。截至6月底,佤邦錫礦仍處于“許可證獲批、未實際投產”狀態,復產不斷延期主要原因是雨季、資金壓力與行政效率三重阻礙。悲觀情況下,若四季度佤邦錫礦仍難復產(雨季延長及政策拉鋸),全年錫礦缺口將擴大,礦端緊張延續,尤其是在中國進口依賴度高的背景下(緬甸占中國進口總量的51%),供應鏈脆弱性將會加劇。樂觀情況下,即使三季度末佤邦錫礦復產,30%實物稅政策將分流出口量,且運輸通道修復耗時(如地震破壞的巷道修復率尚不足50%),增量兌現延遲,全年產量或僅僅是同比持平,難改緊平衡格局。有機構預計,今年全年新增產能不足全球需求的1.5%。
需求端方面,“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將成為關鍵驗證窗口。電子產品消費依賴秋季新機型發布與“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但半導體行業周期拐點臨近——本輪上行已持續24個月(接近歷史均值)。此外,受美國關稅壓制,消費增速或從上半年的7%,下降至目前的2%~3%。光伏行業因上半年裝機透支,下半年訂單或環比下降20%~30%,全球表觀消費量預計同比轉負,錫市場將呈現供需雙弱格局。
錫市場結構性機會與長期重構
從長期趨勢來看,錫市場面臨資源戰略重構與需求升級。預計2025年錫市場將凸顯“資源稀缺性”與“地緣脆弱性”雙重特征:一是供應格局重塑。緬甸政策變動(30%實物稅)、印尼出口限制及非洲地緣風險(如剛果(金)M23沖突)倒逼冶煉產能向資源國轉移,中國冶煉廠需加速布局海外礦山權益以保障原料安全。二是需求動能轉換。半導體高端化(AI算力芯片封裝精度提升)與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推動單位用錫強度上升,或對沖鍍錫板等傳統領域需求萎縮。
下半年,錫市場博弈核心在于緬甸佤邦錫礦復產的實際兌現時點與需求韌性的可持續性,錫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則取決于資源掌控力與高端應用場景滲透率。
(作者單位: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