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科技館的新“神話”
2025年09月15日 11:42 6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綜合時訊 作者: 潘廷祥
豫光,那是一束光。2017年6月,第一次走進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豫光集團”)至今,筆者已經數次感受到了那一束光的絢麗。每個豫光人都是數千盞燈中的一盞,正是這一盞盞明燈聚焦成了一束耀眼之光,讓豫光銀登上了奧運會領獎臺,讓豫光智慧3次登上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殿堂。豫光之光牽動了筆者的視覺神經,筆墨在腳步的丈量中寫不盡豫光之光的無限魅力。
前不久,筆者又一次走進豫光集團,在2024年12月30日落成的豫光集團科技館“游走”了一遍,第一感覺是“豫光站在了科技前沿”……隨后,到生產一線參觀了豫光集團科技智慧、綠色發展的生產工藝,繼續在腳步的丈量中感受豫光的科技之光。坦率地講,走在豫光神奇的土地上,筆者能夠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給豫光集團帶來的寶貴財富。
參觀科技館后,筆者一直在回想聲、像、影、形的多彩畫面,回憶館內豫光集團發展歷程部分Al的植入,讓老照片活起來、讓豫光精神亮起來的話語,心中仿佛悟出了什么。筆者需要再一次走進科技館,好好在科技館中領悟豫光的光影世界,領略科技的風采,智慧的升騰,找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那一束光。
隔日,筆者第二次走進豫光科技館重新體驗,正門相對的不同正方形、長方形,錯落有致的藍色圖形彈出“愚公移山產業報國”,以及不同的畫面。原來這是LED屏幕,不同的方塊展示不同的情景畫面,就像一束束光在眼前閃爍。右墻上固定的“愚公移山產業報國”筆法鏗鏘有力,那是光的聚集,更是豫光人智慧的凸顯。經過長廊,掠影里抒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那是豫光人走過的發展的星星之火,是豫光人迸發的智慧之光。
走過長廊,前面有一個半圓式球形構建,像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個畫面,立體感特別強。展館講解員讓筆者走進去,站上半圓球形仰望星空。頭頂星光燦爛,滿屋豫光之光。站在下面,豫光之光與日月穿梭,黑白照片中的青春綻放,科技成果中的智慧閃耀,一代代豫光人宛如日月星辰、宛如盞盞明燈交織在一起。豫光創業史、發展史、改革史交相輝映?,F代科技再現了豫光人奮斗的那一束璀璨的光。
據講解員介紹,豫光集團在構建科技館時幾易其稿,反復推敲,要用現代前沿技術,把豫光人一脈相承的靈魂、文化、精神傳承下來,讓豫光人的精氣神像一束束光照耀未來前進的路。聽了介紹,筆者看到了豫光人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的壯舉。2025年1月28日,杭州宇樹科技機器人亮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1月29日,電影《哪吒2》正式上演,那之后更多的人才知道Al、DeepSeek。而2024年12月30日竣工的豫光集團科技館,聲、像、影已經像科技大片一樣展示了豫光人之“光”,托起了豫光人的豪情萬丈——豫光集團走在時代前沿,站在科技前沿,前沿思維助力豫光那一束光照亮得更遠。
科技館里有個形似地球兩面凸起的“科技眼”,筆者開玩笑說這是豫光集團在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這只“眼睛”的框架是從天而降的兩只機器手臂,眼里呈現的畫面構筑了現代豫光人科技前行的發展路徑。一項項科技創新,一個個科技成果,濃縮在“第三只眼看世界”,濃縮在豫光人的智慧里。
再次走進豫光集團科技館,又再次走出豫光集團科技館,腦海里在思考,一個曾經不足百人的小廠,何以成為中國500強企業?他們不僅僅是時時刻刻站在科技前沿,吹響智慧的沖鋒號,更是傳承著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相信豫光人那一束光的背后鑲嵌著一股力量需要去破解——這股力量或許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走進豫光科技館,聲、像、影、光的世界會給你磁場效應滿滿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