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級工會抗震救災綜述
2008年05月20日 9:29 571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這是一場天動地撼、肝腸寸斷的人間劫難,這是一場艱苦卓絕、創造奇跡的特殊戰斗,這也是一場禮贊生命、張揚人性的愛的接力……
至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地震已經整整7天了。在過去的7個日日夜夜里,全國人民和災區人民一樣難以入眠。災難無情但人間有愛,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過去7天堪比生死時速較量的抗震救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
自然界的每一次大災大難,都是對一個民族意志和品格的錘煉,也是對一個組織力量和信念的考驗。作為廣大職工群眾自己的組織,危難時刻,各級工會選擇了擔當———無論身處災區還是遠在千里之遙,責任和信念讓大家心手相連,團結的力量堅不可摧。
“雖然北京距災區很遠,但這樣的工作狀態卻讓我們與災區職工的心靠得很近”
又一個不眠之夜!
自汶川地震發生之后,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們上下班更沒點了。
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連續兩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總迅速了解災區情況,及時幫助解決在抗震救災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全總領導連夜研究決定,向四川省總工會緊急撥款100萬元救災慰問金。
13日一早,王兆國又專程來到全國總工會機關,對全總和各級工會組織抗震救災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全總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正在國外訪問,通過電話對全總抗震救災工作提出了要求,并提前回國部署下一步工作。
緊接著,一場把全力支援抗震救災作為工會當前首要任務的沒有硝煙的“戰斗”全面打響:
短短幾天里,全總書記處接連召開4次書記處會議,專題部署各級工會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全總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各全國產業工會、全總各部門及直屬單位負責人會議,研究具體落實措施;4天里全總就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和進一步做好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及有關工作連續兩次發出緊急通知,并向地震災區的廣大職工發出慰問信,號召全國各級工會和廣大職工向災區群眾伸出援助之手,“無災”支援“有災”,“輕災”支援“重災”,齊心協力、頑強奮戰,在抗震救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同時,在全總的積極組織下,一場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的捐款捐物活動在全國各級工會、企事業和廣大職工中迅速開展。駐會各全國產業工會緊急部署、責任到人,密切聯系本產業、本系統企事業單位,號召他們伸出援助之手;辦公廳、財務部、經濟技術部、宣教部等全總機關各部門緊密配合,及時做好捐款捐物活動的組織和宣傳動員工作;全總機關黨委、老干部局積極組織機關和直屬單位廣大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踴躍捐款……截至記者發稿時,已累計為災區工會和職工捐款2.14億元。
……
“這些天已經分不清何時上班何時下班,也沒有休息日,完全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雖然北京距災區很遠,但這樣的工作狀態卻讓我們與災區職工的心靠得很近。”全總辦公廳的一位干部說。
而全總值班室的燈光,更是通夜不熄。“我們要與災區工會隨時保持聯系,保證信息暢通。還有,全國各級工會支援抗震救災工作也需要隨時協調,這些天值班室電話都快打爆了。”
5月19日,又迎來一個嶄新的早晨。此時,全總購買的價值1000余萬元的棉被、褥子、蚊帳、床墊、蒸鍋、活動房等抗震救災急需物品,正在北京大紅門火車站裝運待發。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和全總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德明等全總領導,與全總機關干部一道,親手將貨物裝上火車。
原來,昨晚6時,全總經與四川省總工會聯系后了解到,災區急需上述這些物品。于是,從作出決定到具體落實,僅僅5個小時,價值1000余萬元、整整10個車皮的物品全部采購到位。而在這一超常效率背后,是全總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又一個不眠夜!
“我們要讓災區工會和職工感受到,全國工會和職工是你們堅強的后盾”
一雙雙手伸向紅色捐款箱,放進一張張滿浸愛心的錢幣……連日來,這樣的情景成為各級工會工作的一個經典畫面。
全國工會是一家。當汶川地震災情傳來時,災區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安危成了全國各級工會共同的牽掛。為災區人民擔憂、祈福,更要以實際行動支援抗震救災———本著這一自覺認識,各級工會反應快捷、行動迅速:
5月13日,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中國金融工會、中國民航工會分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本系統各級工會組織緊急行動起來,團結引導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到抗震救災中去,并緊急下撥救災慰問金,要求各級工會深入一線全面了解職工受災情況,及時做好幫扶慰問工作。中國金融工會組織的慰問組14日就抵達災區,了解金融系統受災情況,看望并慰問金融系統受災職工,以最快速度送去工會組織的關懷和支持。
各地、各級工會紛紛在第一時間給災區的兄弟工會和職工群眾發出愛的關切和慰問。河北、山西、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廣東、重慶、寧夏等省市區總工會13日就直接給災區工會匯去了救災慰問金,隨后,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市區總工會和中央國家機關工會、中直機關工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會等,也積極捐款,或通過全總或直接將捐款匯往災區。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機關的干部職工慷慨解囊,自發捐款。在北京,92歲高齡的全總原副主席陳宇捐出了3萬元;在云南,該省輕紡協會副會長、工會主席韓向明把自己剛剛獲得省勞模的5000元獎金捐獻給災區工會;在唐山,70歲的退休老工會干部金勝恩早早趕到捐款現場,因為“唐山人更知抗震要八方支援”;在寧夏,正參加寧夏工會十大會議的300多名代表,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為災區捐款3萬多元……
各級工會組織心系職工的舉動,更加激發了企事業和廣大職工參與的熱情:山西潞安集團、湖南中煙公司、湖北祥云集團、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馬鋼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和工會、中國中材集團、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電力公司、淮南供電公司、銅陵有色金屬公司……連日來,來自企事業單位和職工的捐款源源不斷。
而一些個人捐款更是令人感動。據全總經濟技術部介紹,早在12日晚就有勞模致電全總值班室,表達為災區工會和職工捐款的愿望。據不完全統計,幾天來匯到全總捐助賬戶的勞模個人捐款就近80萬元。
張長明是來自湖北竹溪縣的農民工,現和300多名工友在河北省青龍縣當礦工。得知汶川地震消息后,這些農民工兄弟一商量,各自從并不寬裕的生活費中擠出一部分,共籌集了10來萬元。“我們的工資不高,錢也有限,就是表達一點心意。我們想,萬一災難落到我們頭上,全國同胞也會同樣幫助我們的。”
在努力為災區工會和職工捐款捐物的同時,各級工會及時把溫暖送給來自地震災區的務工人員,做好他們的穩定工作。上海市總早早部署,要求各級工會切實關心來自地震災區務工人員的生產生活,幫助他們及時與家人取得聯系,了解其受災情況后給予緊急援助;杭州市總工會組織各級工會看望慰問來自地震災區的務工人員,讓身在異鄉的他們此刻更加感受到工會組織“家”的溫暖;南通市總、蘇州市總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基層工會做好四川籍外來工的穩定工作;泉州市總工會共籌措50萬元作為幫扶受災地區在泉務工人員專款,開展了親情電話報平安活動,為災區外來工開通短信尋親平臺和免費專線,并提供往返優惠購票服務……
正如泉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傅福榮說的,我們要讓災區工會和職工感受到,全國工會和職工是你們堅強的后盾!
“關鍵時刻,工會組織是最可靠的橋梁和紐帶;心手相連,我們必定堅不可摧”
連日的奔波,四川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李登菊在接聽全總領導的慰問電話時,嗓音沙啞得都幾乎說不出話,但她的語氣里依然透著堅強。
汶川地震發生后,災區各級工會組織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戰斗中,各級工會領導干部更是沖在第一線。
在四川,省總工會領導12日晚連夜開會研究,提出突發災害的應對措施,設立省總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向全省受災企業和職工發出慰問電,建立災情并及時反映受災職工訴求及幫助維權的“日報二次”的信息上報制,立即向受災特別嚴重的6個市州工會下撥第一筆抗震救災資金150萬元;13日又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領導小組,并派出5個抗震救災慰問組分赴災區一線了解災情,開展慰問幫扶。
在甘肅,省總工會12日下午即設法與受災地區的基層工會組織取得聯系,及時了解受災地區企業和職工的受災情況,并緊急籌措100萬資金下撥到隴南、天水等受地震破壞較為嚴重地區工會組織。5月14日,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孫效東帶著慰問組在交通受阻、通信一度中斷的情況下,冒著危險趕到受災最為嚴重的天水市、隴南市慰問職工。
在重慶,地震災害發生后,市總工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胡健康認真部署全市工會組織抗災救災工作,并給受災嚴重的梁平縣送去慰問金5萬元,及時慰問災區群眾。13日上午,重慶市總還給受災最嚴重的四川省總工會和全省職工發去慰問電,送去慰問金20萬元。
在陜西,省總黨組在最短的時間里專題研究抗震救災工作,各級工會立即行動起來,迅速了解職工因地震造成的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并要求工會干部們深入抗震救災一線展開幫扶。陜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總工會主席郭永平帶頭深入受災嚴重的寶雞市察看災情,慰問職工;漢中等災情嚴重的市、縣,各地方工會機關干部從地震發生后就一直堅守崗位,甚至將辦公場所搬到了院子空地上,邊防震邊工作,以確保能隨時向受災職工提供幫扶。
……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連日來,在抗震救災的現場,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級工會干部忙碌的身影:第一時間趕赴災害現場抗震救災,幫助救援官兵運送傷員,進行城市街道死難者尸體的辨認;幫助災區群眾搭建帳篷,發放救災物品,及時進行幫扶;對災區群眾生活和思想穩定狀況展開調查,暢通信息渠道,并對災區群眾實施心理安撫救助工程……
其實,他們中,有的人正默默承受著親友遇難的傷痛,有的硬撐著早已疲憊不堪的身體,但他們匆匆的步履依然堅定有力,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關鍵時刻,工會組織是最可靠的橋梁和紐帶;心手相連,我們必定堅不可摧!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