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企業在美國堿錳電池專利侵權案中勝訴
2008年05月12日 0:0 528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一場歷時5年之久,幾乎窮盡所有訴訟程序的337電池專利調查案,最終在2008年4月底以中國電池企業大獲全勝而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對美國勁量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勁量公司)訴中國電池企業堿錳電池專利侵權一案作出終審裁決:維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裁定,勁量公司的“709無汞堿錳電池專利”全部無效。這一國際貿易訴訟案件的勝利,也為其他身處337調查案中的中國企業提供了資鑒樣本。美國勁量將為此失去每年數千萬美元的專利許可使用費收入。
“勁量在此次訴訟中的失利,讓它失去的不只是對中國企業的權利要求,”一直跟蹤并代理此案的美國霍金豪森律師事務所鄒國榮律師說,“由于其基礎專利被判無效,該公司每年藉此從全球各國電池巨頭手上收取的數千萬美元的專利許可使用費,也將化為泡影。”后者包括勁量的“勁敵”美國第一大電池生產商金霸王。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敬忠,是這場漫長訴訟的組織者之一,他透露,由于以往勁量與部分廠商達成的和解協議中有關“專利交互許可使用”的條款也可能相應失效,勁量將再不能無償使用對方的專利技術,一減一加之間,勁量的市場競爭力將被削弱,很可能導致國際電池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
而中國電池行業更將因此案勝訴集體受惠。目前中國無汞堿錳電池主要出口發達國家,產品不但完全符合歐美與無汞堿錳電池有關的所有標準,同時國內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產品價格在美國市場競爭力非常強,美國代理商利潤很高,更讓他們愿意積極推銷中國電池。
美國是全球電池消費的主要市場,平均每年消耗電池40億只,人均35只,比歐洲的水平高很多。因此這次337電池專利調查案中國企業的獲勝,注定了是一次決定性的勝利。難怪近日舉辦的一次行業展會上,美國方面的經銷商甚至公開打出了“祝賀中國電池企業337獲勝”的醒目條幅。
據悉,目前中國每年向美出口電池達數億只,且以無汞堿錳電池為主,近年年均出口增幅至少50%-60%,本案獲勝之后,一度受到訴訟案影響的電池出口額再次呈現了增長的局面,難怪國內電池產業大有“撥開云霧見青天”之感。
“337電池調查案的徹底勝訴,在近年的國際貿易糾紛案例中也不多見,對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揚眉吐氣的機會,它將激勵其他被訴行業企業鼓起應訴的信心與勇氣。”王敬忠告訴記者。
由于337調查及其頒發的“普遍排除令”打擊的是整個行業企業,所以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組織的應訴企業并不只是9家被訴企業,還有近10家沒有被訴、甚至迄今為止還沒有出口的電池企業。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參與應訴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案全部訴訟費用由9家被訴企業與其他參與應訴企業按七三開的比例分攤。一些企業在尚無出口業務的情況下,交納這筆費用并參與全部訴訟程序,難能可貴。
“本案最終勝訴,保障了中國電池及下游產品的正常對美出口,也遏制了原告濫用知識產權的勢頭。”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壁壘調查處處長郭中說。
他還認為,該案在探索建立“企業為主體、行業組織協商、政府指導”的337調查應對工作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代理律師鄒國榮表示:“缺少對行業基礎性專利的研發、申請及保護,這是很多國內企業在國際訴訟中失敗的原因所在。”
他強調,一些知識產權比較密集以及專利都標準化的高科技產業,如DVD、高清及液晶顯示器等等,對此尤為敏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對加強相關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意義重大。
資料顯示,美方已對液晶顯示器及二極管等產品提出了337調查,而此前國內DVD機芯在相關調查中敗訴,更嚴重影響了該行業的出口市場。(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