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統計局解釋物價上漲三大原因
2008年04月08日 0:0 547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6日,山西省統計局發布了2007年上漲誘因詳解報告,對從去年5月份起,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突破3%的控制線,并一路高漲的情況進行了詳解,并預測了今年的物價漲勢情況。
豬肉價格今年緩解
豬肉價格上漲是掀起2007年食品價格上漲的“先鋒”,也是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其價格上漲是市場供應緊缺所致:一是2006年發生豬鏈球菌病等疫情后,活豬死亡嚴重,存欄數大大下降;二是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豬肉價格連續下滑,養豬一時間成為養殖戶的賠本買賣,眾多散養戶遭遇倒貼沖擊,造成養殖戶補欄信心嚴重挫傷,生豬賤賣、清欄現象十分普遍。省統計局預測:2007年下半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豬生產,從第四季度起全國生豬生產有所回升,但隨著冬季豬肉需求量增大,市場豬肉仍然顯得不夠寬裕,受生豬生產周期影響,今年緩解供應偏緊的狀況需要一定時間。
糧油價格受國際影響
雖然國內糧食連續四年獲得大豐收,但由于國際小麥、大豆減產,以及石油價格不斷飆升而引發的運用玉米生產乙醇燃料,造成了2007年國際糧食儲備跌至35年來的最低點,由此引起國際小麥價格上漲、大豆短缺、豆油漲價,進而帶動國內及我省市場面粉價格及相關的糧食制品價格輪番上漲,油脂價格全線大幅度調價。另外,2007年以來,農資價格持續走高,農資價格同比上漲高達7.7%,增大了種糧成本和養殖成本,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糧食、肉、蛋等涉農消費品價格的上漲。今年糧油價格仍受國際影響較大。
工業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
從工業品看,2007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相應大幅度上調,有色金屬價格也漲勢強勁。2007年,我省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3%,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達7.4%,特別是煤炭、煉焦、鋼鐵行業成為帶動我省工業品出廠價格不斷走高的主要力量。原材料及主導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的上漲對下游行業產生的價格傳導壓力逐步增大。此外,運輸和勞務費用的快速上漲也加大了流通環節成本。2007年,全省汽油價格比上年上漲了2.3%,柴油價格上漲了5.6%,城鎮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長16.7%。生產與流通成本的雙重上升使今年相關消費品價格上升的壓力不斷加大。 (山西青年報)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