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昨天(10日)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受雪災和春節因素影響,2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增長緩慢,而進口則同比增加了35.1%,導致2月貿易順差大幅減少。
據海關統計,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1661.81億美元,其中出口873.68億美元,進口788.13億美元,當月貿易順差85.55億美元,不到1月份貿易順差194.9億美元的一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順差的大幅回落可能只是短期現象,從全年來看,我國外貿順差還將處在高位,可能將比2007年略低一些。
出口增速下滑兩大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2月份我國出口增速下滑有兩大原因:一是春節、雪災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二是美國次級債影響的擴散,美國經濟下滑的傳導效應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2007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僅為0.6%。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李慧勇表示,美國經濟今年一季度零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由于中國對美出口與美國經濟增長高度一致,因此中國出口隨之下降。
另外,受美國經濟下滑的影響,主要發達國家以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都將有明顯的回落。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為4.1%,比去年回落0.8個百分點。這將導致對中國產品需求增長速度放慢。
據統計,2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額下降5%,降至155億美元,而1月份該出口額為192億美元;2月份中國自美國進口額增長33%,達61億美元。此外,2月份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減少了15%,只有100億美元。
出口增速有望反彈
對于中國2月份的順差驟減,有觀點認為,近年來中國外貿順差強勁增長的勢頭將接近尾聲。
雷曼兄弟亞太經濟學家孫明春則指出,現在說中國順差將持續下降還為時過早。花旗銀行亞太地區首席分析師沈明高也表示,中國出口增速將放緩,但依然很強勁。
李慧勇認為,單月數據波動很大,觀察1月-2月累計數據更加可靠。他指出,1月-2月我國出口累計增長16.8%,這與去年1月-2月出口累計增長16.7%相差不大。
昨天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3月份我國出口和順差增速都將出現明顯反彈,預計全年出口增長18%,增幅小于2007年的25.7%,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在2600億-2900億美元之間。
今年進口增速將超出口
專家認為,今年2月份我國進口增速高達35.1%,主要是由于國內需求旺盛,特別是災后重建對工業原材、能源需求大增,以及工業原材料和石油價格上漲。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表示,出于國內需求和平抑消費品價格的原因,今年我國進口增速將遠超過出口增速。“加之中國未來出口的增長最終還要看美國等外部市場的需求,今年以及未來幾年我國外貿將面臨諸多挑戰。”李慧勇說。
面對新的形勢,專家指出,中國不應該通過放慢人民幣升值的速度來刺激出口,因為通貨膨脹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人民幣不斷升值有助于抑制目前國內市場的高物價。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近日表示,今年中國的貿易政策是整體進出平衡,一方面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優化出口結構,另一方面積極擴大進口。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也表示,中國將完善出口退稅、加工貿易、進出口關稅等相關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鼓勵資源性、節能降耗、關鍵零部件等產品進口。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