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科院勘探技術研究所與貴州省地礦局達成合作協議為巖溶地區找水成井提供技術支撐
2007年08月06日 0:0
580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為滿足我國西部地區找水勘探需要,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不斷開展西部水文水井快速鉆探技術與裝備的研究和創新工作,并大力推進相關新技術的應用。日前,該所與貴州省地礦局達成了全面合作協議,為該局巖溶地區找水工程提供鉆進裝備和技術支持,解決1300萬群眾飲水難題。
在西部缺水地區進行水資源的勘探與開發,若采用常規的鉆探技術進行施工,很多地區無法解決生產用水——不僅成本昂貴,而且勘探速度慢、效率低、孔內卡埋鉆事故頻繁,造成堵塞生產層裂隙、泥皮粘糊孔壁等問題,嚴重影響對水資源的評價。
針對這一系列鉆探問題,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圍繞西部水文水井快速鉆探技術與裝備開展攻關。多工藝空氣鉆探技術被視為當今應用最廣和最有發展前景的鉆探技術之一,我國已形成較為成熟技術,勘探技術研究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這一技術體系,完成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立項研究的“干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快速評價鉆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在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成功應用,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正在從事地質調查項目“1000米全液壓動力式水文水井鉆機”的研究。通過不斷研究與推廣應用,我國水文水井空氣潛孔錘(泡沫)鉆進技術鉆進深度已達800多米,氣舉反循環鉆進技術鉆進深度已達4000多米。
貴州省由于獨特的喀斯特地質地貌,造成地表嚴重干旱缺水,有1300萬人飲水不安全。貴州省地礦局一直致力于巖溶石山地下水的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地下水開發利用示范工程。今年年初,該局向省政府呈報了《關于開發貴州地下水資源的初步建議》,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貴州省成立了以副省長為組長的地下水資源勘查開發利用領導小組,開發地下水資源。貴州省地礦局今年將選定畢節、銅仁地區作為試點,力爭成井100口,積累經驗后在全省范圍開展。
在巖溶地區找水工程施工中,由于特殊的地質條件,鉆進是一個難題。地科院勘探技術研究所長期關注貴州地下水開發工程,并推廣應用了部分技術和產品。針對該省即將開展的大規模的地下水開發工程,他們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認真部署,決定將水文水井鉆探新技術應用到巖溶地區找水工程中,提供全面技術支持,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7月7日,該所與貴州省地礦局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書。勘探所結合貴州當地的地質條件,在找水項目中提供多工藝空氣鉆進技術體系中的空氣潛孔錘(泡沫)鉆進技術與氣舉反循環鉆探成套技術。多工藝空氣鉆進技術的采用,將突破干旱缺水地區鉆進中長期存在的若干技術難題,能夠安全鉆進、高質量鉆探,并保證了在若干巖層鉆進中的效率。7月14日至7月19日,貴州省地礦局派出15人的考察組來到勘探所。雙方進行了相關技術問題的解答、交流與溝通,并就施工中易出現的技術難題進行了現場交流。通過考察學習,使參與該項目的技術骨干對水井鉆探新技術有了全面了解,為下一步在貴州開展該項新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來源:國土資源新聞網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