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內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30日宣布,從2007年8月1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年內第6次動用準備金率政策。
中信證券:
5月份以來,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股市運行情況也進入了宏觀決策者的視野,采取一些調控手段防止股市過熱將成為一種常態。7月20日以來,上證綜指的確上漲較快,但同時需要看到,這次上漲是由于企業業績超預期而引發的,并非脫離基本面支持,本次上調準備金率對企業業績并不產生實質的負面影響。因而,市場將有望迅速消化該政策消息,重新回到基本面判斷上來。
國泰君安:
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使銀行的流動性相應減少,我們堅持認為,2007年底存款準備金率不宜超過13%,即年底前最多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2次。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股票市場影響有限,雖在時間上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依然堅定看好大盤。
安信證券:
從調控角度考慮,準備金率的調整是及時的,但在商業銀行準備金約束弱化背景下,雖然考慮到存在繼續調整的可能,但小幅度地上調法定準備金率力度偏小,對流動性及信貸的實際影響仍然是輕微的。由于通脹的持續上升,居民存量資金重新流入包括A股在內的資產市場的拐點已現,風險溢價重新下降的拐點取決于下半年政府的后續調控措施是否能帶來信貸增速的有效下降。
天相投顧:
當前流動性過剩是全球性問題,在人民幣升值趨勢下我國面對的壓力更大,調控措施在短時期內很難起到根本性作用。由于我國股票市場規模小,在流動性沖擊下基本能夠保持穩定上漲,甚至快速上漲勢頭。為緩解和改變這種狀況,增加市場供應、加快新股發行、推進股票再融資是必要的手段。
齊魯證券:
貨幣政策需要一種累積的影響,多次微調可以在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方面起到相當作用。本次準備金率上調應屬于防御性政策,在防止經濟過熱的同時對抑制通貨膨脹率上升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時要看到近一兩個星期股市不斷攀升,接連創出新高,這次調控措施的出臺也是對目前證券市場提出的一種警示。
海通證券:
再度出臺緊縮性政策對于熱情比較高漲的市場來說可能仍然會以麻木態度來對待,短期市場可能仍然不會對這種利空給予回應。不過這種市場現象只應該被理解為一種表象,緊縮政策的密集出臺盡管并非針對股市,但間接對股市資金供應以及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可能會在未來顯現出來,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可能還會連續出臺,調控信號已經越來越明顯。
國信證券:
從以往的市場表現來看,央行今年前5次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當日股市均出現明顯上漲,預計此次市場反應亦大體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點略顯突然,而且是在“紅色星期一”之后,在某種層面上有針對股市資產價格膨脹意味。因此,該項政策的出臺帶有一定的警示色彩,未來一段時期在業績浪告一段落后市場震蕩風險將開始加大。
招商證券:
本月出臺密集調控措施的大背景是總需求的顯著擴張和通脹壓力以及通脹預期的加大,未來的政策取向將視數據而定。如果7、8月份宏觀數據仍然很高,再次加息的可能性還是很大。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人民幣實質性升值已經開始,這既能緩解經濟失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通脹壓力。
長江證券:
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稍微出乎市場預期,主要是時間與加息間隔較近,但是實際上從宏觀數據分析,央行也有可能是為避免政策同時密集出臺引起資本市場過度反應,把原本的政策組合拳拆分以留出一定的政策消化期和市場觀測期。從緊縮政策對市場的影響看,主要還是體現在對市場心理預期的影響。在股指連續數日上漲并創出新高后,市場調整需求已然增加,此次準備金率調整有可能會成為近期市場調整的催化劑。
中投證券:
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銀行體系資金的流動性影響并不大,預計央行在今年以后月份仍會頻調存款準備金率。上半年新增外匯儲備2663億美元,使得新增基礎貨幣大約兩萬多億人民幣,而在上半年6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收縮銀行體系流動性有1萬多億人民幣,兩者相比較來看仍有近1億萬元的外來貨幣投放,即使考慮央票作用,這種受外匯儲備增加影響的基礎貨幣投放仍沒有完全抵消掉。
申銀萬國:
利用調整存款準備金率進行貨幣流動性控制已經常規化,落入投資者普遍預期。而且該緊縮性政策更大程度上具有“對沖”性質,而不是加劇“緊縮”,貨幣政策的再一次緊縮不會對A股市場產生較大沖擊。在經濟繼續加速、調控保持溫和的情境下,A股未來一個月將繼續逐步攀升。除非出現顯著超預期的調控政策(比如行政性限制地方基建項目等手段),到目前為止的貨幣緊縮手段難以對A股市場產生大的影響。
光大證券:
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貨幣政策有可能進入一段時間的效果觀察期,近期再度出臺緊縮政策的概率大大降低。就本次上調準備金率對股市的影響來看,更多的是對投資者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影響,對市場資金面的實質性影響不大。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