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證實石油巨頭申請調價 市場或囤油惜售
2007年07月12日 0:0 522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兩大集團上報的最初方案是以調升汽油價格為主,其中建議每噸汽油價格上調200元人民幣以上,每噸柴油價格上調150元左右。而目前發改委已經在醞釀調價方案,最快本月將出臺。
當就此向上述發改委官員求證時,他不予置評。
上海中期期貨公司市場部經理吳君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值國內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之際,此時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無異于雪上加霜,這和國家調控目標直接相違背。”
吳君認為,現在調控國內成品油價格,對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壓力不言而喻,通脹壓力太大,政府不可能輕易調價。不過,國際油價上漲已經積累了很長時間,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是肯定的,剩下的只是時機問題。
在CPI構成中,目前汽油、柴油、天然氣的權重占11.87%。一般情況下,油價的上漲對物價具有直接的傳導作用。在CPI連續3個月在高位運行并有進一步上漲預期的情況下,國家發改委不得不考慮穩定物價的需要,對油價的上調采取謹慎的態度。而這也成了市場將成品油上調阻力歸咎于CPI的主要原因。
不過,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卻向本報記者表示,“成品油價格上調與否,最直接的阻力并非CPI,而是源自于成品油特有的民生屬性”。
他認為,作為一種對現代社會和經濟影響深遠的重要資源,成品油的價格上漲會對公交、運輸、民航、農業等行業產生直接的影響。這也是國內每次調整成品油價都異常慎重的原因所在。
東方油氣網總經理鐘健也認為,定價部門在決定成品油調價時,不可能只考慮煉油廠商的利益,還要考慮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
鐘健表示,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市場對成品油價格上調的預期日漸增強,如果這個預期長期得不到釋放,將會導致市場出現存油、惜售等現象,從而推高國內成品油價格。從這個角度來說,早調價比晚調價更好。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