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展覽會: 中國鋁業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2007年09月20日 0:0 667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鋁資訊
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提起冶煉,首先想到的是挖山開礦,高耗能、高污染。
據介紹,中鋁公司近年投資30億元,對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攻關降低成本,在減排、循環利用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獲得200多項專利。例如,自主研發的“選礦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新技術”,每年可利用低品位礦石200多萬噸,開辟了國內低品位鋁土礦利用的新空間,礦產資源服務年限可延長3倍以上。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此,中鋁痛下決心淘汰了許多高耗能、重污染設備。同時,從氧化鋁生產的赤泥中開發出水泥、化肥、保溫和建筑材料。綜合利用比例達到33%,工業廢水的重復利用率為88%,公司所有廠礦都達到了無泄漏標準。
像中鋁這樣以循環經濟模式推動發展,已成為參展大中型企業共同的努力方向。據展會組委會統計,會上展示的中國鋁業環境治理二級工程、中國石油節能減排推動計劃、北大荒綠色環保產業鏈延伸等重大項目,涉及金額900多億元。其中有19項民用環保科技成果報國家有關部門立項,11個省區政府部門與參展客商簽訂了項目推廣備忘錄。
環保產品“叫好”還得“叫座”
雖說人人都認為環保節能產品社會前景廣闊,但哈爾濱陽光管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景輝卻總是眉頭緊鎖。該企業生產的螺紋鋼管主要用于市政排水、工業排污管道系統,工藝水平算得上全國第一,世界領先,可市場銷路并不見好。
螺紋鋼管是1896年由美國發明,在歐美國家已經普及數十年的綠色環保產品。邵總介紹說,三年前公司與美國合資,在國內率先引進該產品成型機組,生產的螺紋鋼管具有抗壓性強、耐腐蝕、連接簡便等特點,并且使用壽命長,一般為100年。目前,國家已禁止使用水泥管排放污水。因為水泥管極易破損,污水滲漏到地下,會造成土壤、地下水大面積污染。然而,禁令并沒有給“陽光管業”帶來充足的“陽光”,全國許多城市和地區仍然在使用水泥管道。
屢禁不止的背后存在兩大原因,邵景輝介紹說,一是城市建設資金緊張,使用水泥管可降低費用;二是水泥管道廠家與采購方存在“特殊利益”。關閉一家企業難于上青天;三是監管和政府采購支持力度不夠。道理誰都明白,做起來不是那么一回事!
面對記者,邵景輝有些動情:“資金短缺最好就不要搞工程。既然要搞,地下管網的錢千萬不能省。地上建筑推后建設未嘗不可,否則埋了挖,挖了又埋。埋在地下的東西看不見,地上的東西容易出政績;江河污染容易發現,地下污染卻看不見!長此以往,國家浪費資金、環境持續惡化。說這些話,我是憑良心,絕不是推銷自己產品。”
綠色采購助推環保
政府采購,作為連接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引導和示范作用巨大。在黑龍江省政府采購辦宣傳展示臺,采購中心主任陳佩鋼告訴記者:“黑龍江省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工作自1998年開始籌劃,2000年全面鋪開,采購規模逐年擴大。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省累計實現政府采購額259.9億元,節約資金29.8億元,平均節支率11%。”
此次展會,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積極配合組委會組織政府采購供應商參展,對參展商登記備案,明確表示:對符合國家優先采購的產品,將在今后的政府采購活動中,給予相關的政策傾斜。像哈爾濱陽光管業有限公司這樣的環保企業,就是他們推介的重點。政府采購是市場經濟國家管理直接支出的一項基本手段,政府采購的綠色標準不僅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保技術標準,而且規定產品研制、開發、生產、運輸、使用、循環再利用的全過程均需符合環保要求。
目前,黑龍江政府采購中心服務的預算單位近2000戶,登記在冊的供應商達6000多家。2006年底,省本級政府集中采購的預算已達到76.5億元,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7億元,為全省財政經濟的發展壯大、反腐倡廉做出了重要貢獻。
陳佩鋼坦言:“借助政府采購,做強綠色環保,讓國內外有識之士并肩攜手,共同唱響綠色采購主旋律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2003年我國頒布《政府采購法》,其中首次提到“環境保護”。去年10月,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頒布了“關于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為政府綠色采購奠定了政策基礎。政府綠色采購理念已經走向社會、深入人心。
節能減排各方矚目
在“節能減排:政府綠色采購論壇”上,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各抒己見。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曉東認為,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依靠的是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以高投入帶動高增長。目前,我國已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國。這種模式難以持久。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徹底改變以犧牲環境和高能源消耗為代價的發展模式。不僅要靠企業、靠政府,同時要靠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監督。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認證中心主任陳燕平認為,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消費產品升級換代的轉型時期,政府綠色采購可以引領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建立。由于各國的政府采購在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所占比例向來很高,只要政府機關將環境準則納入其采購模式,立即會對相關的供應商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帶動并產生產品市場。政府綠色采購對于綠色消費具有引導性作用。
我國政府對環保的投入逐年增加。據統計,“七五”期間共投資476.42億元,“八五”期間達到1306.57億元,“九五”的投資達到3447.52億元,“十五”期間的環境保護投資超過7000億元。環境保護投資占GDP的比例逐漸升高,2004年就已占到當年全國GDP的1.4%。目前,“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正在全國展開。根據“十一五”環保目標,按照“多還舊賬,不欠新賬”的原則,初步測算,“十一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資預計達到13750億元,約占同期GDP的1.6%,比“十五”期間增加近6500億元。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近年環保投資總量不斷攀升,但占GDP的比例依然較低,與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需求差異較大。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一個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環保投入要在一定時間內持續穩定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1.5%,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污染,達到3.0%才能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我國環境保護投入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記者 李美鋒)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