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銻都”礦亂為何屢治難愈
2008年12月29日 9:28 6862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報 分類: 稀土
錫礦山銻礦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境內,以銻儲量之富、質量之優、產量之高稱雄世界一個多世紀,享有“世界銻都”之譽。然而,近年來“世界銻都”日益陷入混亂,亂挖濫采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礦業行業的健康發展。
非法開采導致環境惡化
進入錫礦山,隨處可見各類高低大小不齊的煙囪,那多是用來冶煉礦石的。從七里江至錫礦山北礦的路上,這些小冶煉廠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
據統計,目前錫礦山周邊聚集的私營小礦山、小冶煉廠累計超過80個,一些家庭臨時作業的還未包括在內。而這些私營礦、廠絕大多數是非法開采。
這種無序狀態導致的后果就是環境污染。據業內人士介紹,絕大多數有色和貴金屬礦石中都含有毒物質砷,這些含砷礦石開采后,在選礦作業中,礦石中的砷約有60%~90%進入尾砂、0.05%進入廢水、10%~40%進入精礦。因此,國家在制定銻開采行業準入條件時,就明確提出除了規模經營(年產5000噸)外,必須具備處理砷堿渣的能力,否則不允許開采。但據了解,除錫礦山閃星銻業外,該地區絕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處理砷堿渣的能力。
地方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種發展模式的問題。今年11月,冷水江市政府遞交的《關于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安全隱患整治情況匯報》披露,由于長期管理缺位、亂挖濫采、過度采挖,導致錫礦山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大量采空區未得到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
冷水江市有關人士表示,錫礦山地區的亂挖濫采現象由來已久,多年來的整治收效并不明顯,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村鎮)保護勢力在其中起作用。同時,治理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光靠冷水江市自身解決,也是個難題。
非法經營導致市場混亂
“世界的銻看中國,中國的銻看錫礦山,錫礦山的銻看錫礦山周邊。”錫礦山地區的銻礦資源現保有儲量達30萬噸,占全球比重的20%,產銻量占全國50%左右。因此,該礦區能否正常有序生產運營,對全球銻品市場走向影響極大。但現今日益嚴重的非法開采和經營可能將逐漸沖擊其影響力,并引發市場混亂。
混亂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到2001年后出現巨幅擴張。因為從2001年至2003年,銻價每年的漲幅幾乎都在5000元/噸左右,2008年一度最高價格達到42500元/噸,比2001年的8000元/噸高出5倍多。
“銻價上漲加快了非法開采和冶煉企業的發展。”如今的錫礦山周邊已形成許許多多大小不等的私礦、冶煉廠,這些低成本運作的單位,通過逃稅等方式低價出售礦產口,成為國內銻礦和銻產品走私的最大源頭,并由此直接影響到世界銻價。
記者了解到,目前錫礦山地區有超過60家冶煉企業,其中絕大部分屬于政府明令打擊的非法經營體。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每年生產的銻產品量超過2.5萬噸。
去年下半年,因受環保問題的影響,錫礦山地區眾多銻礦山以及銻錠冶煉企業從7月初開始處于停產狀態,由此導致歐洲市場一度很難得到中國方面的報價,并引發銻錠報價躥升。
錫礦山地區礦亂由來已久。多年來,冷水江市對這些非法小銻品冶煉廠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清理和集中整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整治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一是錫礦山地區歷史遺留的包袱比較沉重,治理難度大。二是治理面臨技術難題。如含銻廢水、低濃度二氧化硫的處理尚無根本的解決方法。三是違法企業受利益驅動,容易死灰復燃。四是該地區絕大多數群眾的經濟收入來源于到小冶煉廠打工,與涉銻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冷水江市政府辦、環保局等相關部門人士說,當地政府不是沒有治理,相反,治理的頻率還非常高,但每次治理到最后都“有點下不了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慮到地方經濟建設。作者:劉 浪
責任編輯:何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