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晟有色股份重組ST聚酯叫板稀土定價權
粵礦業航母30億中期票據放膽廉價擴張
2009年01月19日 8:56 20804次瀏覽 來源: 南方都市報 分類: 稀土
稀土江湖中的又一個大佬誕生了!
1月19日消息 經過兩年的騰挪運作,1月19日,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對海南興業聚酯的重組圓滿完成。順利將其屬下的14家稀土、鎢相關資產和S*ST聚酯扣除2.72億元相關銀行負債后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其進行置換。
“我們要拿到稀土的‘話事權’”,廣晟系當家人、廣晟資產董事長李進明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毫不掩飾他的野心。作為廣東最大的礦業企業,目前已經將觸角延伸到秘魯、澳大利亞。
從2000年資產總額80個億做到2008年的453億,廣晟資產一路狂奔。新年伊始,廣晟第一期發行15億的中期票據,緩解資金壓力,而其手上仍舊有15個億的中期票據額度,隨時可以滿足廣晟低成本擴張的巨大“胃口”。
爭奪礦業控制權
1月19日,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及揭牌儀式在海口舉行。
經過兩年努力,廣晟有色集團順利完成對S*ST聚酯重組,旗下的有色稀土、鎢類業務實現借殼上市,并將持有1.25億股S*ST聚酯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02%,成為S*ST聚酯的第一大股東。
早在2007年年初,廣東省政府就提出國有資本應保持對廣東省礦產資源的絕對控制地位,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鉛、鋅、鉬、稀土產品深加工業務,同時要“加強資本運作,以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為前提優化產權結構,提高融資能力”。廣東省國資委要求廣晟公司加速發展廣東礦業,這一重任落到廣晟旗下廣晟有色集團肩上。
2007年初,廣晟有色開始謀求上市。在對國內45個可選擇的殼資源進行認真細致的考察、研究和甄選后,最后將借殼目標鎖定為海南興業聚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低成本借殼的方案。2007年11月,省國資委正式批準了借殼上市方案。
廣晟有色集團此次重組注入上市公司的14家企業包括5家鎢礦企業、8家稀土礦開采、冶煉、加工企業和1家銷售企業,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擁有廣東省所有的“稀土采礦權證”,是廣東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礦人,資產質量優良、綜合實力雄厚,具備強勢的行業地位。
興業聚酯收購完成后,A股市場上,由中金嶺南、風華高科、廣晟有色組成的“廣晟系”浮出水面。
廣晟放言將進一步整合產業鏈
我國稀土資源豐富,儲量占全球的30.7%,按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類,輕稀土以北方白云鄂博(儲量約2100萬噸)、四川冕寧(儲量約220萬噸)的氟碳鈰礦為主,重稀土以廣東、福建地區的離子型稀土礦(儲量約100萬噸)為主。
由于無序開采,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遭到了較大破壞,儲量急劇下降,國家已經降低了離子型稀土開采量,加強了對離子型稀土的保護。
“借殼興業聚酯上市只是廣晟公司做大做強礦業主業、做大做優有色行業戰略部署下所邁出的一個步伐”,廣晟系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廣晟有色作為進入“廣晟系”的新成員,肩負著重組和整合廣晟有色金屬資產的歷史重任,承載著廣東省政府做大做強廣東有色金屬行業的使命。
作為控股股東,“廣晟有色承載著振興中國有色行業的一份重任”,廣晟系負責人士表示,廣晟有色將以其擁有的資源占有和經營管理優勢,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各項功能,進一步整合相關產業。
對于廣晟有色的未來,廣晟系當家人、廣晟資產董事長李進明表示,“話事權”是關鍵,要提升我國的稀土、鎢類資源的產業優勢、振興我國的有色金屬產業。未來廣晟有色將成為以稀有稀土金屬為主、其他金屬為輔、有色金屬物流和機械制造為補充的稀土、鎢類全價值鏈的龍頭企業。
東方證券高級研究員施衛平表示,隨著《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發布實施,稀土等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和重要優勢礦產的限制性開采要求將進一步落實,如果稀土行業能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那么稀土資源定價權和價格的回歸就指日可待了。
廣晟系新版圖延伸到澳洲
“2011年甚至2010年整體上市”,李進明表示。2008年以來,廣晟成功收購了國內第一、世界第八的片式元器件上市公司風華高科,并以借殼上市方式收購了海南省上市公司興業聚酯,實現了稀土和鎢資源企業的上市。目前,廣晟已控股中金嶺南、風華高科、興業聚酯等3家上市公司,初步完成了在資本市場的戰略布局。
目前,廣晟已與梅州、河源、贛州等地市及省地勘局簽訂合作協議,加速省內外礦產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并與秘魯、澳大利亞等礦業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同時正與蒙古、印尼等國洽談礦產資源開發。
中金嶺南在成功收購了廣西盤龍鉛鋅礦后,收購澳大利亞PEM公司50.1%的股權,已獲發改委和商務部批準(預計總投資約2942萬美元)。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