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產業獲發展契機 亟待政策加力
2009年12月01日 9:49 7396次瀏覽 來源: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我國再生資源產業隨著經濟回暖也開始出現新的發展契機。日前,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積極組織下,中國鋁業公司、清華大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18家單位籌備成立了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有望成國民經濟新增長點
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在“十一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大力發展資源再生產業,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會長、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熊維平指出,再生資源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2008年我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總產值超過7800億元,就業人員近1800萬人,再生資源產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而近期一些行業規劃的實施,也成為再生資源產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的《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已經完成。根據《規劃》,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將達到1100萬噸,約比目前水平翻兩番,再生精煉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當年精煉銅、電解鋁、精鉛產量的40%、30%和30%以上。按照《規劃》要求,我國還將確立一批重點示范工程、園區和市場,并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主任、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常務理事周宏春分析說:“從總體上看,我國再生資源產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一些行業的回收利用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比如國外利用廢鋼鐵生產鋼鐵的比例一般在50%以上,而我國僅10%,發展潛力巨大。另外,我國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也是發展再生資源產業的重要有利條件。”
制約因素亟待突破
雖然我國再生資源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很快,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如回收體系不健全、經營不規范、加工技術較為落后、法制化和標準化程度不高等。
據悉,目前我國缺乏廢舊物資分類標準及技術規范和各類再生資源生產技術標準,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缺乏使得再生資源產業的技術操作性低,無法適應國際化的要求。比如廢紙加工,由于沒有統一的分類和質量標準,再生紙的質量無法保證。現有的廢鋼鐵分類標準和有色金屬分類標準也因管理問題和技術工藝問題無法實施,并且不能與國際接軌,亟待修訂和制定。
周宏春分析說:“從總體上看,我國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企業規模較小,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技術水平低。截至2009年5月底,我國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僅有1016家。而目前全國僅從事有色金屬再生產的企業就達6000家,大多數是自發形成的民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經營。此外,一些企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所用打包、壓塊、剪切等設備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品,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