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增值稅讓企業有苦難言
2010年08月23日 9:51 10440次瀏覽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退稅政策程序復雜,時間太長,占壓資金嚴重
現行的退稅政策要求回收企業必須首先取得備案登記,同時還要符合環保、公安、銀行等相關部門的要求才有資格享受退稅。繳稅是要交到稅務部門,退稅是要經過財政部門的。
退稅要經過區縣財政審核、市財政審核、省財政復審、財政部駐各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專員辦終審幾個環節,程序復雜且時間周期長。如果回收企業稍有不慎,退稅材料就會被打回。要是遇到地方財政吃緊故意刁難,回收企業根本沒法退回稅款。
有的省反映,全省只有兩名財政專員兼管退稅,要經辦的退稅稅種很多,面對全省1萬多家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根本辦不過來。只好每個月選定一個日期,從某地市稅務抽人專辦這個地市的退稅;再選另一個日期,再從另一個地市稅務抽人專辦那個地市的退稅。政策雖然明確規定了辦理時限,但由于過程復雜,事實上延誤時間不能及時退稅,造成拖延是不可避免的。在影響企業資金周轉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
越是經營量大的企業占壓的資金也就越大,將近半年左右的時間還沒有退回來的事情比較常見,形成循環占壓資金和滯留財政資金。然而,企業對于銀行還要繳納利息,并不因為存在滯留財政資金就能免除銀行的利息。為了財政拖延返還的稅金,還讓企業平白無故多繳納銀行利息,沒有一家企業鼓掌歡迎。山東的一家再生銅企業的副總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將近1億元的資金退不回來了,每個月的利息就有50多萬元!安徽的一家再生鉛企業也反映,他們企業上半年為了退不回來的稅金,光利息就支付了200多萬元。
各地政策存在差異,企業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有的省份增值稅的地方留成的25%全部返還,實際稅負就成了6%了。有的地方返還20%,地方留5%,有的地方返還一半,還有的地方不返。還有的地方對企業或行業協會實行包稅制,無論生產、經營數量多大繳納稅金都是固定的。
這些都會造成企業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為了生存就會出現跨省流動,流向那些更適合生存的地方,并不是為了資源的合理利用。
責任編輯: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