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国产乱码久久蜜桃-91麻豆国产精品一区

美馳看好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

2011年08月11日 9:35 9184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然而當眾多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紛紛接踵搶灘中國汽車售后市場并謀劃布局再制造發展宏圖時,卻發現他們的再制造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推進過程并非如在歐美市場中進展的那樣順暢。
  為全球領先的商用車零部件跨國企業,美國美馳公司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汽車再制造產業的發展狀況。我們有幸采訪到美馳售后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王尚謙先生,請他談談國內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一些相關問題。
  問題1:您能否談談國內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發展現狀?
  王尚謙:與西方發達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工業相比,中國的再制造產業則剛剛興起,尚處于萌芽期。但可以肯定的講,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前景。以汽車保有量約2.85億輛的美國為例,在其全國汽車零配件售后產品中,有超過50%的銷售額來自于再制造件的銷售。2010年美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市場規模達400億美元,占全球再制造市場的4成以上。而在我國,截至2010年底,汽車保有量雖已超過8500萬輛左右,可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非常低,幾乎為零。繼2010年中國汽車產銷突破1800萬輛后,未來幾年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還將保持穩健的發展。若保守地按年增長率10%計算,到2016年國內民用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2020年后,預計可達到峰值約3.5億到4億輛的規模。由此,若按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與再制造業的發展和比例來算,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市場規模和前景將非常廣闊。
  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應該說起步較晚,在國家“十一五”期間才剛剛開始。2008年國家發改委啟動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試點工作,14家再制造企業被列為試點單位。200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生效,該法在第2、40、56條中6次闡述再制造,這標志著再制造產業已經被列為國家推進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表明國家已將再制造納入法制渠道。2010年,再制造又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總體來講,我認為政府對再制造工業對國民經濟意義的理解是深刻的。隨著國家規劃把再制造業列入節能環保產業,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也面臨絕佳歷史發展機遇,即將進入全面發展的快速軌道。如果說“十一五” 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起步階段,那么“十二五” 期間就將是該產業的大發展階段。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至關重要,國家將加快形成再制造的經濟規模,有效帶動內需,這將是中國再制造工業發展的難得機遇期。
  問題2:作為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在華售后業務負責人,您覺得目前在國內開展再制造業務有什么困難和挑戰嗎?
  王尚謙:的確存在著一些困難及挑戰,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規,技術因素和市場認知度等方面。
  第一,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一個較為獨立健全的法規制度來解決圍繞再制造這一產業的諸多問題。這對于很多國際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企業是個難題,他們有較高的熱情想參與到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卻很難找到具體法規作為指導,也找不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去了解情況或進行業務咨詢及對接。
  第二,再制造行業目前沒有明確的準入制度。目前,大家所知道的是國家發改委于08年確定了14家企業開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試點,工信部于09年底發布了第一批35家單位作為機電產品再制造實施方案試點。幾年過去了,政府也沒有提供任何相關文件來規定進入再制造業的條件要求,眾多的社會企業也就更不知道如何進入。幾年前首批核準的14家企業,有些是報名加入的,有些是征詢大型企業的意見后冠名的。當時市場對再制造還不了解,報名加入的企業也是在小范圍知道這一消息后試探性地加入,更多的企業不知道這一信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大,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行業逐漸被看好,各類投資主體,包括在技術成熟的外資零部件再制造企業也期望涉足,但卻不知道找哪個部門,辦理什么手續。準入制度不清晰,就無法激發更廣泛企業參與的積極性。換一種說法,在當前階段,更多欲參與到再制造行業的企業被擋在了門外,這并不利于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發展。
  第三,再制造企業增值稅中的銷項稅額難以抵消。一般來說,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減去當期進項稅額。但是因為再制造企業是從客戶手中購買報廢的零部件,企業不可能拿到進項稅發票,而當企業把修復好的產品重新賣給客戶的時候,卻需要開具該產品的銷項稅發票。企業因沒有進項稅發票就沒有辦法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消,這造成再制造產品的成本增加,而不得不將這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目前的增值稅問題對再制造企業的不合理一方面激發不了產業的投資熱情,另一方面也無形中抬高了再制造產品的售價.
  四,舊件回收困難。在再制造工程中,滿足再制造生產的舊件是原材料的關鍵所在,沒有舊件就根本談不上再制造。然而國內汽車零部件的舊件的回收和利用在政策上卻受到多種制約。這是個很大的瓶頸,再制造企業若沒有舊件來源,無法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體系,也就根本談不上開展真正意義的再制造批量生產業務。
  第五,國內再制造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再制造生產是要將舊件全部打開,按照特定的流程進行拆解、清洗、檢測分類、失效零件的再制造加工或替換、產品再裝配,最終經嚴格測試后出廠進入到市場。我國部分拿到再制造執照的企業能夠達到較規范的水平,但與國際同行比較,在技術上和質量控制上還有很大差距。這可能也是政府部門不敢對再制造產業放手的因素之一,更多無再制造生產資質的企業參雜其中而最終會使整個行業不可控。還有些企業將再制造和翻新、維修等概念混淆,就更無法保證“再制造”產品的質量。
  最后,如何提高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也是個關鍵的問題。由于公眾對汽車再制造產業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對汽車再制造的理解與支持還不夠,再制造產品目前真正流通到消費者手中的還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向社會推廣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綠色理念、產品性能、使用壽命等,都是政府和企業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1][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