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不清手續煩瑣 家電以舊換新叫好難叫座
2009年08月10日 10:10 11921次瀏覽 來源: 中國環境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作者: 劉紹仁
在北京街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個小販蹬著一輛破舊三輪車,車上掛個小喇叭,再加上一塊醒目的“回收舊家電”牌子。這些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販們便是回收廢舊電子產品的主力軍。
廢舊家電回收“游擊隊”是一個雖然尷尬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雖然過去政府出臺過不少鼓勵政策和法規,但迄今這一局面仍然沒得到多大改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制定了《關于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計劃在2009年安排20億元財政資金,來推動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5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這一政策的實施能否推動廢舊家電回收渠道實現“大轉身”?日前,記者走訪了北京和天津一些電子垃圾回收市場和大型家電賣場,試圖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小販回收廢舊電器大行其道
修理店的老板們將舊家電再進行拆解后,重新組裝成“新家電”返回二手市場進行銷售。只要進了二手家電市場,由于這些家電便宜,不管多舊多差都有人買。
在北京南城的“城外誠”家具城一帶,穿過大街小巷,鉆進犄角旮旯,經常會看到一些二手廢舊家電市場和個體二手家電經營戶。在這些林立的店鋪門前,大多擺著各式各樣的廢舊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和電腦等電器。如果有人要買,小販們會開出很便宜的價格,因此這里成了打工者的購物天堂。小販們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他們沿街收購廢舊家電后改裝的。
在北京方莊地區南邊一條小巷里,記者見到了正在修理電腦的李師傅。他的門前堆著幾臺破舊電腦殼和一些零散的線路板,門面房墻壁上還貼有許多出售電腦的廣告,一般一臺奔騰Ⅱ型電腦售價要500元~600元,質量差點的會更便宜。李師傅說:“現在廢舊家電這行生意越來越難做,馬路上收購的人多,買的人少,賣出去的價錢自然就便宜些!”
記者了解到,沿街收購家電的小販們大多不從事修理業,他們收購回舊家電,經過加工后再賣給這些修理部門。修理店的老板們將舊家電再進行拆解后,將質量尚好的零件進行修理,組裝成“新家電”重新返回二手市場進行銷售。只要進了二手家電市場,由于這些家電便宜,不管多舊多差都有人買。
在天津市外環線附近,有一個廢品回收聚集地,這里有十幾戶人家經營廢舊家電回收業務。在一個10多平方米的小院,記者看到里面堆滿了廢舊電視殼、熒光屏、線路板等大量電子垃圾,幾名男女正對這些電子垃圾進行人工拆解和分離。拆下的塑料扔在一邊,金屬零件則被收集到另一邊。小販告訴記者:“塑料一個價,金屬又是一個價,要是把拆下來的東西混放在一起就賣不出去。”
從小院出來,天已蒙蒙黑,記者正準備離去,卻突然發現不遠處的地方濃煙滾滾,頗為壯觀。據當地人介紹,這是收購家電的人為了取出廢舊家電中的金屬,在燃燒電子原件上的表皮塑料。
私拆盛行帶來環境隱患
北京每年大約產生50萬臺電子垃圾,而專業處理電子垃圾的幾家公司每年處理能力僅為30萬臺,剩下的近20萬臺電子垃圾就流入非正規渠道的電子垃圾處理的地下作坊。
小販回收廢舊電器能大行其道,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國許多電器電子產品已到了淘汰報廢的高峰期。
根據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5種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實際廢棄量分別為:電視機約為460萬臺,電冰箱約為210萬臺,洗衣機約為250萬臺,空調器約為140萬臺,計算機約為200萬臺,合計1260萬臺。此外,每年還有大量的手機、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等電子產品報廢淘汰。而北京市到2010年將進入電子產品報廢的高峰期,屆時,其產生量將高達15.83萬噸。
而這些廢舊家電產品又流向何方?據環境保護部一位負責人介紹,我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流向主要有3種:一是通過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上門回收或者通過生產廠家、銷售商“以舊換新”等方式回收后,流入舊貨市場,銷售給低端消費者;二是通過捐贈等方式,向西部地區、希望小學等特定地域、群體轉移;三是拆解、處理,提取貴金屬等原材料。在這3種回收形式中,第三種方式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最為嚴重。
記者了解到,北京每年大約產生50萬臺電子垃圾,而專業處理電子垃圾的幾家公司每年處理能力僅為30萬臺。剩下的近20萬臺電子垃圾無疑就流入非正規渠道的電子垃圾處理的地下作坊,有的被重新組裝返回二手貨市場,有的則被小販們拆解、焚燒、提取廢舊線路板及銅鐵等有用的物質。
電子垃圾在不正當的拆解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非正規的拆解不但會對大氣、土壤和水體造成嚴重污染,也直接威脅到拆解者本人的健康。但是為什么小販們還是愿意焚燒提取這些物質呢?
一位專家表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許多資源,如銅、鋁、鐵及各種稀貴金屬等具有很高的再利用價值。通過再生途徑獲得資源的成本大大低于直接從礦石、原材料等冶煉加工獲取資源的成本,因此,為了利益有人愿意冒風險。同時,拆解后再變賣零配件的利潤相對較高,更重要的是有家電維修業的業主收購這些物資,他們回收后將大部分配件直接用于修理業,從而獲得可觀收益。由于上述多重原因,才使得拆解家電的小販們不顧其生命安全來從事這項工作。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