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豫光金鉛集團的“水文化”傳奇
2012年05月17日 10:32 13741次瀏覽 來源: 綜合媒體 分類: 鉛鋅資訊
記者慕名前往世界最大的鉛冶煉企業,中國最大的白銀生產企業河南豫光金鉛集團采訪,成行之前記者雖然也做了不少功課,但到了以后才知道,豫光金鉛值得采訪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而首先讓記者震撼的就是豫光金鉛創造的“水文化”傳奇。
帶著無數個問號和好奇,記者開始了對“水文化”的采訪。
“豫光的‘水文化’,源自于對污水的處理,并由此而凝結和升華成的一種企業文化、環保文化。”公司領導告訴記者,“豫光的水文化,其實更是一種觀念,一種責任。如今,它早已超脫水的概念本身,而融入到在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并且發揮到了極致。”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0年12月16日,豫光集團董事長楊安國親口飲下一杯處理過的工業廢水,展現了豫光人在環保事業上的態度。2012年1月13日,國家2011年度污染減排河南核查組由環保部總量司副司長黃小贈帶隊,對豫光金鉛2011年主要污染物總量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現場核查。之后,黃小贈對豫光環保措施作出了高度評價,他說:“豫光的裝備先進,管理先進,觀念先進,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環保是最大的效益,如果思路正確,每一項環保項目都能成為一個效益增長點。做好綜合回收、延伸產業鏈條等工作,也是在環境中又得到了效益。”豫光人不僅這么做了,而且也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同時創造了豫光獨有的“水文化”。
談到具體做法,他們用三個“最先進”,一個“最務實”,為記者作了解讀:
用最先進的技術引領行業發展
豫光集團始終倡導“綠色冶煉、環保發展”的觀念,嚴格環保管理,通過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來促進環保水平不斷提升,在國內第一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穩態制酸工藝回收二氧化硫,解決了中國鉛冶煉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污染問題;開發富氧底吹氧化-鼓風爐還原熔煉工藝,對中國鉛冶煉技術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煉鉛”新工藝(豫光煉鉛法)的成功應用,實現了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等,該工藝被環保部列入中國鉛冶煉最佳污染防治工藝技術之一。
2011年開始,豫光集團更是提出了一切以效益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切技術的創新均以環保、節能、降耗、創效為目標:加大鉛鋅互補力度,鉛、鋅冶煉系統渣類物料不斷調撥和投用,在減輕原料供應壓力的同時,充分體現了公司鉛鋅聯產的優勢,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公司不斷開發合金新品種,實現多樣化。目前鉛鈣、鉛銻等鉛合金品種已發展到50余種,總產量突破5.6萬噸;鋅鋁、鋅銻等鋅合金品種已發展到10余種,總產量達1萬噸。金、銀深加工產品產量大幅增長,深加工金82千克、銀7.1噸,分別增長12.4倍和17.3倍;加強綜合回收力度,堅持把綜合回收作為增加效益的一項重要工作,多種小金屬產量實現大幅增長。2011年公司通過工藝創新和技術攻關,銀直收率、鉛渣含鋅兩項工藝指標居同行業首位。回收率大幅提高。各生產單位通過優化生產過程、控制棄渣指標等措施提高回收率。銅直收率從71%提高到75%;通過加大硫鋅等低品位渣料投用,酸鉛產量比突破1:1。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