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對重金屬污染發起專項行動
環境污染隱患成重金屬企業軟肋
2012年07月24日 8:25 11053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高偉
現狀 重金屬污染隱患不容忽視
云南黃金集團地質總工程師和中華告訴記者,云南方面一直對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較為重視,相關防治工作也有一些成效。但是“一些礦區,由于長期高強度和粗放型的開發、冶煉、加工,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重金屬污染隱患。”
據和中華介紹,云金集團旗下一個鉛鋅礦在早期階段曾對“鉛污染”十分頭疼。而周圍村民在私采過程造成的“鉛中毒”則將環境問題進一步放大。
國土部發展中心林棕則告訴本報記者,由于礦產資源在開采過程中,往往是多種礦產資源混合在一起,而在針對主要礦產資源的選礦、冶煉階段,其他的產品會被廢棄排放。“很多重金屬如鉛、汞、鉻、鎘、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并累積到一定含量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近年來,重金屬污染事故近期呈高發態勢。業界認為,重金屬污染通常是指比重大于5或4以上的金屬或其化合物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據林棕介紹說,“超過一定濃度,所有金屬元素對生命都有一定毒害作用。尤其在粗放性開采階段,造成污染往往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
而記者了解到,涉鉛、鎘、汞、鉻及類金屬砷的行業,除了多集中在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和冶煉外,還涉及電池、煤炭、醫藥等很多工業領域,不僅范圍廣且涉及的企業數量更難以統計,環境風險正成為涉重企業頭上的一道緊箍咒。
廈門鎢業總裁莊志剛告訴記者,幾乎涉重企業的任何項目在前期階段都要經過環評程序。尤其是近幾年,相關開發區均設立了較為嚴格的準入條件。“具體到不同行業,在環保方面面臨的風險也不盡相同,比如一些鉛鋅礦及加工企業與城市之間的安全距離要求就更為嚴格。”
隱憂還來自于產能的快速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金屬礦業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和支柱作用日益增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今年6月份10種有色金屬產量322萬噸,日均產量10.7萬噸,同比增長5.8%;較5月增加了17.6萬噸,環比增長了5.79%;上半年累計產量為176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7%。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