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對重金屬污染發起專項行動
環境污染隱患成重金屬企業軟肋
2012年07月24日 8:25 11054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高偉
治理 更多成本及技術支出
云金集團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整治安全環保隱患,及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達標建設,云金集團每年投入資金接近2億元。本報記者此前在實地采訪中得知,該集團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為65.09億元。
莊志剛告訴本報記者,廈門鎢業在除塵、過濾、沉淀及綜合開采環節,針對相應設備的改造升級每年均需要增加不同規模資金投入,以達到國家相應環保標準。“尤其在粉塵回收利用、水循環和除塵系統上”。他說,一噸鎢成功回收利用后價值在十幾萬元左右。
至于用于環保污染防治的總計成本,莊志剛表示“不清楚具體數目。”江西銅業集團公司一位負責人亦同樣表示,“環保防治工作集團一直在做,但是成本方面沒有具體統計過,只有公司財務清楚。”
“目前重金屬回收主要體現在綜合利用上,在廢水排放上已經普遍可以做到‘零排放’,即通過處理后的廢棄水可以達到‘零污染’,然后再回收利用”。據和中華介紹,“達到零污染標準以后,即使廢水進入地下水系統,也不會對自然環境及人體造成重金屬危害。但是目前針對固體廢棄物國內尚做不到零污染的標準,通常只回收廢棄物中含量相對較高的部分”。
和中華坦言,“而這種回收過程的含量標準,目前并沒有統一規范,完全視技術而定”。而技術的升級取決于企業愿不愿意進行資金投入。林棕告訴本報記者,“國外在廢棄物排放方面目前已經具備更為先進的技術,可以將固體廢棄物的含量降至很低。”
據林棕介紹,目前在污染比較嚴重的幾個省區都有重金屬污染治理方面的一些經驗,“其中主要的是依靠回收,其次是固化和無害化處理,比如采取深埋等措施”。
本報記者在環保部近期的一份“擬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發現,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各自分別擬用于建礦、生產線、項目變更方面的環保投資分別為7735萬元、4250萬元、24300萬元。分別占其總投資額的0.78%、11.07%和8.94%。
和中華進一步指出,重金屬在綜合環評上,目前國內已經有相對規范的標準,在生產冶煉環節如果嚴格遵循環保標準通常可以有效防治污染事件的發生。“發生污染的企業,往往是不達標企業,或者是通過環評后在后期監管不到位的企業。”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