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供應鏈話語權危機 誰在賤賣我們的稀土
2009年09月15日 9:15 27782次瀏覽 來源: 現代物流報 分類: 稀土 作者: 楊達卿
能源供應鏈如何建?
近年來國家能源戰略政策的完善和今年初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石化產業、鋼鐵產業、有色金屬產業)的出臺,顯示出國家正在重視能源物資供應安全。但一些政策也顯示出我們還缺乏能源物資供應鏈意識。所占有并不等于所擁有。中國要運用產業供應鏈的智慧,駕馭能源供應鏈。
要供應鏈安全,就需要產業鏈完善。目前,在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就是石油行業,中國已經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在本土市場的產業鏈相對完善,石油企業形成了管道、鐵路、公路等主要物流運輸方式,但是其國際化產業鏈還和日本等國際企業存在很大差距。
在與外資企業的競合中,民族企業既不能不設防地貿然開放,也不能采取狹隘的保護意思。能源供應鏈建設時刻都要以我為主,我們不排斥合作,合資,但合資合作一定是服務于我們產業主導權的合作及合資。在寶鋼與日資、包鋼稀土與日資等合作企業中,似乎我們僅僅眼前利益分紅者,而我們產業的情報被外資隨時掌握,我們的產業供應鏈條被外資企業控制,我們的能源實際被外資曲線控制。
在橫向產業的協作上,急需建立產業關聯的金融、商貿、物流、生產等企業的協同,以交叉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等形式,搭建企業的橫向協同方陣。大膽借用日本財團模式,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能源產業協同共生模式。如中鐵物資等五大公司,協同進軍澳大利亞鐵礦石市場。
能源供應鏈建設,既包括軟性的能源產業鏈管控建設,同時也包括硬性的物流通道的一體化建設。我國在能源物流上,從遠洋船隊、港口、鐵路、管道等都還存在專業化不足,物流環節缺乏無縫鏈接等問題。因此,一則,需要能源企業樹立一體化供應鏈管控意識;二則,需要大力建設港口、鐵路、管道等能源物流基礎設施,推進能源運輸多式聯運和無縫鏈接;二則,需要加大對能源物流企業的整合升級,培育強勢的能源物流企業,建立能源運輸國家隊。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