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產品報廢高峰期來臨(圖)
2013年05月13日 14:18 9684次瀏覽 來源: 新華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加拿大消費者在購買電子產品時會支付一定的“環境處理費”,這筆資金會幫助相關機構對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圖為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的一家電子垃圾回收廠內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拆解后的電子垃圾零件進行分類。
從5月1日起,商務部出臺的《舊電器電子產品流通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旨在規范舊電器電子產品收購和銷售活動。業內人士對比表示,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電子垃圾對我國環境的污染現狀,但在操作實行中仍然存在處罰力度不夠等諸多薄弱環節。專家建議應加強立法規范、加大處罰力度、切實對市場進行監管。
“正規軍”與“游擊隊”并存
電子垃圾又稱“電子廢棄物”,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等通訊電子產品的報廢品。
隨著各類家用電器和電腦、手機等辦公和通信設備日益普及,我國的電子產品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報廢高峰期,每年所產生的廢舊家電數量相當可觀。有數據顯示,如果按照10年至15年的使用壽命計算,那么如今中國每年將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電冰箱以及6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此外還會有500萬臺電腦和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
在對北京、天津、長春等地的市民采訪時記者發現,平均每人擁有廢舊手機數量在1至2部。有的人把舊手機送給親戚,有的拿到二手市場賣掉,更多的干脆把手機閑置在家里。在天津海光寺蘇寧店,某品牌手機銷售員稱,五一小長假兩日來手機銷售情況不錯,多數購買者屬于改善型。
目前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大量家用電器超期使用和廢舊電器任意處置的現象較為普遍,由此產生的安全隱患、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根據從業資質,我國電子垃圾產業形成了兩種隊伍:“正規軍”和“游擊隊”。從2004年開始,我國在一些省市開展試點,建立了一批正規電子垃圾回收處置企業,這些“正規軍”企業被列入“電子廢棄物收集處置名錄”,規模大,技術先進。
盡管按照法律規定只有“正規軍”才能從事相關的電子垃圾處理業務,但“游擊隊”仍是電子垃圾收集處理產業的主力。所謂“游擊隊”,是指垃圾集散中心和拆解戶,他們并沒有法律所要求的行業資質,規模小,人數多,技術水平低,污染嚴重。在天津一民營回收點,電子產品回收價格盡管不高,但仍普遍高于“正規軍”,而拆解方式多以取出核心件、融化金屬等為主,方法簡單粗放,四周煙塵彌漫。
吉林省環保廳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吉林省已經制定了《吉林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但非法收集、拆解轉移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現象仍時有發生。而且目前各級部門監管能力及技術手段仍不能滿足需求,缺乏有效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全過程監控管理手段。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