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產品報廢高峰期來臨(圖)
2013年05月13日 14:18 9683次瀏覽 來源: 新華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發達國家經驗值得借鑒
“電子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德州大學材料學院講師何潔對記者表示,電子垃圾含有大量鉛、汞、鎘等有毒重金屬,一旦處理不當,不僅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會長期存留于環境當中,造成持久性污染。
何潔告訴記者,由于資源稀缺,電子產品的再循環利用在發達國家的政府、生產廠商和消費者中有著較好的認同。
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數量也堪稱第一。但對美國消費者來說,處理舊家電并不是件難事。因為除了政府機構提供的回收渠道外,不少生產廠商和零售商也都有自己的回收措施,例如著名的家電零售企業“百思買”,就通過設置店內回收亭,上門回收舊家電,以舊換新等服務。而蘋果公司則鼓勵消費者將所有電池和iPod送到其遍布美國的247家門店進行回收。消費者在購買新的iPod時,可以用舊的iPod抵價10%。
何潔表示,目前在美國,電子垃圾拆解已形成完善的專業市場分工,有專門的拆解公司和電路板回收公司。設計既容易回收,又對環境損害較小的電子產品,也已成為一些知名公司的研究重點。
由于電子垃圾可以產生十分嚴重的危害,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紛紛制訂了關于電子垃圾的法律。歐盟的WE E E和R O H S兩項指令規定含有鉛、汞以及其他共六種有害物質的電子類產品禁止流通入歐盟市場。其中,德國的《循環經濟法》還特別規定了制造商對其設計、制造和銷售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進行收集、再使用和處置所承擔的義務,以促使制造商開發綠色家電。
日本自2001年4月開始實施《家用電器回收法》,強迫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家電銷售商有回收廢棄家電并將其送交生產企業再利用的義務。而消費者在廢棄大件家電時,則需要交納處理垃圾的費用。
電子垃圾回收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加快科技發展也有很好效果。以稀土回收為例,使用大戶之一的本田公司就與日本重化學工業公司聯合,研發出了從鎳氫電池中回收稀土的技術,未來還計劃將回收再利用范圍擴大至混合動力汽車電機和鋰離子電池中。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