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電池回收無“歸路”
2013年07月18日 16:3 8415次瀏覽 來源: 大河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電池市場規范化問題亟待解決
據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統計,2012年全國新增電動自行車達到3505萬輛,約占全球九成左右的市場。而這么龐大的電動車電池市場,回收機制卻遲遲難以建立。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國際銅業協會在北京舉辦“環保健康,安全出行電動自行車消費大家談”上,多個部門和協會的專家表示,電動自行車在生產和回收環節的環保問題已不容忽視,呼吁應盡快建立起對電動自行車廢電池的回收機制。
“其實無論哪種電池,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都是回收機制的規范化問題。”在劉喜看來,這是當前對電動車電池治理的瓶頸。即便是鋰電池,在回收方面一樣混亂不堪。據其介紹,目前大部分的廢舊鋰電池都是依賴沒有正規資質的電池翻新小廠,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鋰電池的質量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相關行業應從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本著‘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鉛酸電池的生產及回收管理,確保將環境代價降到最低。同時鋰電池生產回收也應按照國家政策來嚴格執行,實現從生產到回收的標準化。”劉喜說。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李燕則認為,在規范化的同時,也可通過政策進行引導,并適當采取“紅利”政策,來鼓勵消費者加入到電池回收規范化的行動中。 “第一個是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將這類物品單獨進行收儲。達到一定數量以后交給具有一定資質的機構處理。第二是從源頭上控制,國家可以建立相關制度,嚴查肆意處理者,增大非正規途徑銷售、處理的打擊力度。第三則可以學習國外的模式,采取一種‘以舊換新’的辦法,提高消費者的積極性,這樣是從終端源頭杜絕了隨意丟棄、處置廢舊電池造成的環境危害,同時斷絕非正規化處理企業的資源來源。”李燕說。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