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和諧綠色礦山”建設紀實
2013年09月25日 16:11 8461次瀏覽 來源: 中國國土資源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走進山東省濰坊市東部的昌邑市蓮花山,一個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廠區呈現在記者眼前,壯觀的廠門下,綠樹成蔭,整潔干凈,辦公樓、職工公寓、大循環水池與遠處的大型機械遙相輝映,環境優美。這就是2013年被國土資源部評選為第三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的昌邑礦業有限公司(蓮花山礦區)。
近年來,濰坊市以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理念,以實現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為目標,走集約、高效、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結合建設“和諧礦山”,打造“綠色礦山”。
依法治礦,夯實“綠色礦山”建設基礎
濰坊西部的青州市,石灰石等礦種儲量巨大,開發前景廣闊。但幾年前,受“靠山吃山”觀念的影響,山區出現了“千軍萬馬采石忙”的現象,全市采石場581家,僅石灰石開采業主就有595家,一方面,無序開采造成了礦業秩序混亂,打架斗毆現象嚴重,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另一方面,私采濫挖大都是家庭作坊式開采,采富棄貧、浪費資源、大量山體損毀,影響了山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
2010年8月,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以后,青州市委、市政府為加強“綠色礦山”建設,及時出臺《青州市山石專項整頓和規范工作意見》等10個文件,成立由國土資源、公安、安監等組成的礦產資源綜合管理辦公室,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非法開采與私采濫挖行為,關停禁采區采礦企業272家,查處了18家非法開采的業戶,立案處理了67家業戶,對37名主要責任人分別給與刑事和行政拘留。僅黑旺鐵礦區,青州市政府就組織執法人員690人,集中開展執法活動13次,填埋礦井96處,取締非法選洗業戶24家,治安拘留10人,刑事拘留3人,徹底解決了私采濫挖問題,維護了礦業秩序。
“整治礦業秩序,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前提。因此,濰坊市‘綠色礦山’建設是從依法整治開始的。整治中,各縣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聯合執法,對礦產資源違法行為始終堅持高壓態勢,使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依法有序。”濰坊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樹亮介紹說,“國土資源部門與公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構,配備了專用警車和警務人員,對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實行動態巡查,及時查處和整治各種違法行為,為綠色礦山建設奠定了基礎。”
整治后,濰坊市礦山企業從2005年的847家壓減到268家,總壓減率達到了68%。在依法有序辦礦的同時,秉承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工作理念,培育了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資源利用率高的大企業、好企業。2012年,12家礦山企業進入濰坊市重點百強企業排行榜。礦山企業的做大做強,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保障。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