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和諧綠色礦山”建設紀實
2013年09月25日 16:11 8459次瀏覽 來源: 中國國土資源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集約興礦,讓資源效益最大化
位于萊州灣畔的昌邑是“中國溴鹽之鄉”,海岸線長53公里,灘涂面積420平方公里,在這遼闊的海灘上,一代又一代昌邑人用勤勞和智慧譜寫了壯麗的鹽業詩篇,創造了璀璨的鹽文化。
昌邑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王鐵樓說:“中國溴鹽之鄉地下鹵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體現了昌邑人的勤勞和智慧。”
在市政府推動下,鹽溴企業實行“鹽溴聯產,以鹽定溴,鹽溴平衡的開發方式,具體做法是,要求所有溴素生產企業配套足量鹽田,重新劃分配套鹽田區域,做到提溴后的鹵水不排空,不亂排,確保綜合利用;同時,積極推廣利用制鹽新工藝和二次提溴新技術,推動鹵水多次利用,實現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在對原有的老鹽田進行技術改造的基礎上,減少鹵水滲漏,有效地節約了鹵水資源,提高了三率指標。新的開發模式,不僅實現了生態環保,而且產值不斷提高,2010年溴鹽產業實現總產值56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4,2012年全市原鹽年產400噸,占全國海鹽產量的1/6。
據王鐵樓介紹,按照濰坊市政府要求,昌邑市采取措施,大力倡導礦山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節能減排。昌邑礦業有限公司下設蓮花山、東辛莊搭連營3個礦區和一個主礦區。2011投產后,企業秉承山東黃金集團核心價值觀,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企業投資600萬元建立了水處理系統,對井下排水、選礦廢水和生活用水進行凈化處理,用于選礦用水循環使用,實現了廢水再利用。在新技術利用方面,昌邑礦業工程技術人員創新的“緩傾不穩固復雜礦體采礦綜合技術”獲得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此外,他們還是全國第二家引進德國高壓輥磨機用于鐵礦的選礦廠,也是國內第一家將奧地利馳張篩這種先進技術引進的鐵礦。科技含量的不斷增加,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磁鐵回采率由85%提高到92%,回收率達到98%,精鐵礦價格翻了一番。
“新技術有力地促進了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獲得了很好的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市綠色礦山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王鐵樓說。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