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算筆賬 探路成本盈利新模式
2010年04月21日 9:24 13599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發電收入
這或與威立雅環境服務在中國的一眾垃圾處理項目本身的發電廠運營情況有關。
“垃圾處理業的收入來自兩塊,一塊是政府對每噸垃圾的補貼,另一塊則是垃圾發電帶來的電價補貼。”周小華稱,若缺失了垃圾發電帶來的電價補貼,不但發電廠本身無法盈利,整個垃圾處理項目亦無法盈利。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處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紹清對記者表示,老港建設了一個利用填埋產生的沼氣發電的電廠,目前裝有兩臺1.25兆瓦的發電機組,計劃在近期再增加兩臺同樣的發電機組,預計今后能安裝到20臺發電機組。“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電廠的每度電能獲得0.25元的發電補貼。問題在于,目前項目并沒有聯網,因此無法獲得這一補貼。”
Rudloff證實,垃圾焚燒發電與垃圾沼氣發電,只要上網,均能獲得每度0.25元的補貼,“僅靠0.55元度的上網電價,江橋的焚燒發電是無法產生盈利的。”他補充道。
目前老港的這一沼氣發電廠既無聯網,也未申報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潔發展機制)。
從發電項目獲得收入的另一個途徑是轉變為CDM項目。“我們在2008年曾經與亞行談過將老港垃圾沼氣發電廠申報為CDM的可行性,但由于金融風暴的到來而告吹,目前隨著聯合國EB(執行理事會)審批層面的變化,意味著若我們希望繼續推進電力聯網,就不可能申報CDM。”曲紹清說。
在杭州,由于天子嶺垃圾天貿氣體發電廠依托于全國最早的垃圾填埋場,早已解決聯網問題,同時也在兩年前便完成了設備攤銷,因此可產生每年300萬的發電盈利。
“很多垃圾沼氣發電廠其實都無法完成攤銷的,變數太多,杭州是個比較幸運的例子。”陳泓彰說。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