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有了多重保障
2013年03月20日 9:19 9460次瀏覽 來源: 中國科技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工業領域改造是重頭戲
《發展戰略及行動計劃》提出,在工業領域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源頭減量;推進企業間、行業間、產業間共生耦合,形成循環鏈接的產業體系;鼓勵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實現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到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0年降低21%、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2%,50%以上的國家級園區和30%以上的省級園區實施了循環化改造。
除了上述提到的電力、石油行業外,工業領域的改革還包括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化學、建材、造紙、食品與紡織工業和產業園區。提出到2015年,紡織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取水量比2010年分別下降20%、30%,紡織纖維再利用總量達到800萬噸;鋼鐵行業廢鋼回收利用量達到1.3億噸,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率達到97%,重點鋼鐵企業焦爐干熄焦普及率達到95%以上;食品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0年降低16%、30%,食品工業副產品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等要求。
政策先行,用什么樣的方法能促進企業積極走向循環經濟呢?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強化企業走循環經濟的道路。張家港是國內最早做循環經濟的城市之一,它們提出的“補鏈模式”概念很好,就是想辦法找到一個企業,與現有的企業之間,形成一個循環的產業鏈,無法形成產業鏈的企業就不要。所以他們的模式超越了招商引資的概念,而是招商選資,很好地體現了生態文明的概念。
此外,產業的結構、布局和規模,必須要與生態承載能力相適應。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關鍵。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的調控余地都要大,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氣候條件差別很大,對一個地方而言,有什么樣的資源和環境,就應發展什么樣的產業。但實際上,我們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根據他的概念,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一種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從整體上來看一定要高效和和諧。所謂高效,就是說產出率要高,資源和能源消費要少,所謂和諧就是說環境和經濟要協調發展、區域之間要統籌發展。
在《發展戰略及行動計劃》中,與建立循環型工業體系一同提出的四項重點任務還包括構建循環型農業體系、構建循環型服務業體系和推動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