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3年11月06日 10:15 2011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政策法規
七、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二十三)加強生態建設和水土保持。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加大長江和珠江防護林工程以及濕地保護和恢復投入力度,支持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中幼齡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改善林相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將贛州、吉安列為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支持森林防火設施建設。加大對森林管護和公益林建設扶持力度,加強草山草坡保護和利用。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繼續實施崩崗侵蝕防治等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加強贛江、東江、撫河、閩江源頭保護,開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治理。深入開展瑞金、上猶等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支持開展生態移民搬遷、地質災害移民搬遷。將贛州市居住在庫區水面木棚的農民納入“漁民上岸”工程實施范圍。
(二十四)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編制礦山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加快完成贛州市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支持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建設,“十二五”末完成所有縣城生活污水管網體系建設,支持開發區、工業園、產業園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加強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支持贛州市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防治和歷史遺留問題綜合整治,加大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推行力度。支持建設贛南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加強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以及陡水湖、萬安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發展農村沼氣,加強鄉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二十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參與國家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支持贛州建設銅鋁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積極開展共伴生礦、尾礦和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稀土綜合回收利用產業。支持贛州、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循環化改造,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支持贛州開展全國低碳城市試點,實施低碳農業示范和碳匯造林工程。推進循環農業發展。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八、發展繁榮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城鄉居民。
(二十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支持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到2013年全面完成贛州市校舍危房改造,到2015年基本解決小學、初中寄宿生住宿問題。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加大“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對贛州市的傾斜力度。統籌研究解決普通高中債務,在實施普通高中改造計劃等項目中對贛州等市進行傾斜。建立適應地方產業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扶持辦好中等職業學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向贛州等市傾斜,擴大部屬師范大學的招生規模,支持免費師范畢業生到贛州等市中小學任教。支持江西省與有關部門共建江西理工大學,扶持贛州等市高等院校和稀土、鎢、鈾等優勢特色學科建設。支持贛州開展教育綜合改革試驗。
(二十七)提升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健全農村縣、鄉、村三級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贛州市市級醫院建設,支持中心城區增設三級綜合醫院,建設兒童、腫瘤等專科醫院和市縣兩級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支持人口大縣建設三級綜合醫院,到2015年千人口床位數達到江西省平均水平,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提升區域性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全科醫生。完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支持贛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和瑞金、龍南等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建設。
(二十八)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支持市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縣級文化館、圖書館以及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及社區文化室、農家書屋等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贛州市加強高山無線發射臺站建設,“十二五”內提前實現戶戶通廣播電視。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新聞出版資源配置上給予贛州傾斜,支持贛州按照市場化方式創辦客家出版社。推動撫州黎川發展油畫藝術。支持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二十九)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加強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現有資源建設綜合性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立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逐步提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以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合理提高低保標準。支持兒童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等設施建設。支持贛州區域性救災減災指揮中心和救災物資儲備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加大對贛州社會救助資金支持力度。
(三十)強化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積極主動為基層群眾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推動社會管理重心下移。加快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站等綜合性基層平臺建設,構建以城鄉社區為重點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內容,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提高鄉村基本運轉經費保障水平。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