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鉛鋅】疫情暴發(fā)顯著拖累中國鉛鋅消費
2020年04月15日 18:54 1872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付宇
非常時期的風險管理 實體經濟的在線答題
上期所開展2020年“產業(yè)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助力實體經濟發(fā)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給實體企業(yè)生產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挑戰(zhàn)。為進一步加強行業(yè)交流,發(fā)揮期貨工具在控制風險方面的作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上海期貨交易所采用直播方式開展2020年“產業(yè)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第一期活動于4月7日~13日推出。
本次活動包含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期貨品種,按照有色、黑色、貴金屬分類召開。講師主要為行業(yè)資深專家,議題主要圍繞行業(yè)和市場動態(tài)、風險管理等內容。本報摘登部分有色金屬行業(yè)專家觀點以饗讀者。
疫情暴發(fā)顯著拖累中國鉛鋅消費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高級分析師 于秋萍
基于當前背景,CRU宏觀經濟組在3月對各國GDP以及工業(yè)生產增長做出大幅調整。CRU預計,2020年將出現(xiàn)全球性經濟衰退,歐盟、美國GDP下降,中國經濟將會出現(xiàn)硬著陸。于秋萍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幾乎沒有增長,保持持平;預計2021年全球各個經濟體GDP均會大幅增加。工業(yè)生產也是一樣的,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出現(xiàn)全面萎縮,預計2021年會出現(xiàn)報復性預增長。以上建立在相對比較樂觀的預期之上,即在二、三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且不再二次暴發(fā),如此2021年才會出現(xiàn)大幅度增長的預期。
“如果沒有暴發(fā)疫情,2020年全球鋅精礦市場仍然過剩,而且未來幾年過剩會增加。”于秋萍表示,主要是因為鋅礦增長量遠遠大于鋅冶煉產能擴張程度,之前預計鋅礦過剩會維持3~5年。這意味著鋅加工費會持續(xù)維持在相對高位,對于鋅冶煉行業(yè)而言是黃金期。
談到疫情對鋅市場的影響,于秋萍說道:“受疫情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2020年全球鋅礦產量預計減產52.7萬噸,但相比2019年仍然維持增長。”疫情蔓延導致部分礦山暫時停產或減產,鋅價大跌,部分礦山開始檢修;除了個別國家,幾乎所有鋅礦主產國都宣布全國范圍內的“封城”,部分國家的鋅礦作為必要產業(yè)維持正常運行,但也存在不確定性。CRU預計,疫情對中國礦山直接的產量損失影響約為11萬噸;受鋅價下跌影響,部分鋅礦山開工不積極,減少的鋅礦產量約為4萬噸。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對鋅冶煉產生影響。“雖然相對于鋅礦來說,其影響小一些,但考慮到鋅礦供應情況,中國鋅冶煉廠的減產風險是在逐漸增加的。”她說。在消費端,疫情的全球蔓延將打壓中國鋅及含鋅產品的出口市場,同時海外建筑行業(yè)基本停滯,汽車產業(yè)蕭條,全球鋅消費將明顯下降。
于秋萍表示,疫情對于鉛市場的供應及需求均有明顯影響,鉛價跌幅小于其他基本金屬;國內鉛價供應相對充裕但由于鉛價下跌,鉛加工費緩慢下行。中國一季度鉛產量及消費量均明顯下降,二季度產量預計將小幅增長但消費量預計同比下降1.2%。總體來說,疫情對鉛消費端的影響大于供應端,疫情也將加劇全球鉛市場供應過剩程度,預計2020年上半年全球鉛市場過剩7.7萬噸。
===相關鏈接===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銅】銅加工高附加值行業(yè)方興未艾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2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鉛鋅】疫情暴發(fā)顯著拖累中國鉛鋅消費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3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鎳】2020年或是鎳市場又一個分水嶺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4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鋁】鋁產業(yè)期待精細化風險管理工具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5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錫】錫行業(yè)應充分利用期貨工具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6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黃金】今年黃金消費總量或大幅下降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