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錫】錫行業應充分利用期貨工具
2020年04月15日 19:5 1383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付宇
非常時期的風險管理 實體經濟的在線答題
上期所開展2020年“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給實體企業生產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挑戰。為進一步加強行業交流,發揮期貨工具在控制風險方面的作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采用直播方式開展2020年“產業培訓基地”線上金屬周系列活動,第一期活動于4月7日~13日推出。
本次活動包含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期貨品種,按照有色、黑色、貴金屬分類召開。講師主要為行業資深專家,議題主要圍繞行業和市場動態、風險管理等內容。本報摘登部分有色金屬行業專家觀點以饗讀者。
錫行業應充分利用期貨工具
云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 李泰璋
李泰璋在報告中首先從供應端、消費端等幾方面展示錫產業鏈的現狀。全球錫礦供應集中在中國、印尼和緬甸3個國家,這3個國家錫礦產量占全球的73%左右。我國錫金屬對外依存度約為32.7%,我國錫礦進口的格局主要依賴于緬甸礦,約95%進口來自于緬甸礦。2019年,中國精錫產量14.7萬噸,其中進口錫礦4.8萬噸,從緬甸進口錫礦4.5萬噸。
最新數據顯示,1~2月,中國進口錫礦和精礦的含錫量約為7000噸,同比下降22%;來自緬甸的含錫量約為6200噸,同比下降23%。受疫情影響,緬甸政府日前開始實施入境管制。李泰璋認為,這將對我國未來錫供應端產生較大影響,預計到5月下旬才能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除了疫情影響因素以外,低價也是限制緬甸礦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緬甸礦平均成本約為12萬元/噸,低價致使當地礦山生產意愿較低。“在這兩個原因的綜合作用下,目前礦端還是延續下降趨勢,預計二季度的3月、4月將維持比較緊張的格局。”他說。
李泰璋表示,受疫情和低價影響,國內外錫錠供應端均收緊。在云錫的積極溝通下,國外主要錫冶煉廠停產、減產,這一部分占全球錫礦產能的30%左右。國內面臨錫冶煉產能過剩的問題,精錫冶煉企業開工率一直不高。錫在國內消費結構主要集中在焊料方面,約占60%;總的來說,錫的消費領域都是一些比較成熟的行業,過去5年,錫的消費結構變化不大,表現比較穩定。李泰璋認為,如今受疫情影響,國內消費表現疲軟;外貿壓力攀升;國內現貨升水,庫存下降;國內錫市場面臨進口供應壓力。
談到錫產業經營面臨的困難,李泰璋表示,原料端采購困難且成本偏高;銷售端的訂單下降,外貿壓力攀升;庫存跌價損失;極端行情下,套保對沖難度大。此時,錫產業應該深挖細管,逆勢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排查營銷風險,加強貨款回收;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加強國內外行業溝通交流,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李泰璋認為,錫行業應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上期所滬錫引入做市商制度后,滬錫2005、2006、2007、2008合約都出現了連續活躍交易的情況,更有利于實體企業進行套期保值及風險對沖。
李泰璋認為,在樂觀情況下展望后市,雖然今年受疫情沖擊、金融流動性危機、消費不振等影響,但是全球各國已出臺多種對沖政策,未來若疫情緩和,宏觀定價開始修復,消費回暖,供需端恢復,錫價將出現恢復性回升,較現價或上漲。即使是悲觀情況,若疫情持續惡化,恐慌二度來襲,錫價再創新低,但因錫加工費較低、冶煉端過剩,若后續價格快速擊穿當前價格,多數礦山或將停產,冶煉廠也將被迫停產、破產,物極必反的情況下錫價將開始大周期回升。
===相關鏈接===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銅】銅加工高附加值行業方興未艾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2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鉛鋅】疫情暴發顯著拖累中國鉛鋅消費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3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鎳】2020年或是鎳市場又一個分水嶺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4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鋁】鋁產業期待精細化風險管理工具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5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錫】錫行業應充分利用期貨工具
http://szgsjx.com/ShowNews1.aspx?id=419486
上期所線上金屬周【黃金】今年黃金消費總量或大幅下降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