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2013年12月11日 11:9 3464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政策法規
三、南部平原區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
(一)地質環境保護分區
根據地下水環境對人居環境、工農業生產、城市建設規劃、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程度,以及地下水過量開采可能造成的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劃分為:地質環境重點保護區、地質環境重點預防區。
1、地質環境重點保護區
天津市中心城區(外環線以內)、天津市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團泊洼鳥類自然保護區、北大港、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天津濱海新區等。地質環境重點保護區面積3611.74平方千米。
2、地質環境重點預防區
重點保護區以外的地面沉降嚴重區(年沉降速率≥50毫米)、較嚴重區(年沉降速率20~50毫米)。地質環境重點預防區面積4270.2平方千米。
(二)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壓縮地下水開采量,調整地下水開發利用布局
適當增加北部地區地下水開采量,壓縮南部地區深層地下水開采量;開辟新水源,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淡水,加大咸水、微咸水開發利用規模;大力推廣農業節水技術,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2、地下水污染防治
在開展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防止地表污水對地下水資源的進一步污染;嚴格執行固體垃圾堆放場對淺層地下水影響評價論證工作;嚴格成井工藝,回填報廢井;建立全淡水區地下水水質保護區。
3、開展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2008-2010年:
(1)天津市交通主干線地面沉降地質災害現狀調查與監測;
(2)武清區、西青區、靜海縣地面沉降地質災害現狀調查;
(3)濱海新區環境地質調查與脆弱性評價;
(4)濱海新區礦產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影響評價;
(5)天津市地下水污染調查;
(6)天津市平原區磚瓦廠廢棄采坑地質環境調查評價;
(7)天津市濱海新區填海造陸環境地質影響評價。
2011-2015年:
繼續開展平原區地質環境跟蹤調查與評價。
4、加強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監測
規劃期內重點開展:
(1)地下水環境監測:
以天津市中南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為監測重點區域,布置長期水位觀測孔500個,水位統測孔600個,并進行高程測量,水質污染監測孔200個;
到2010年補建地下水監測孔13個,施工進尺3480米,20個地下水監測點實現自動化監測。到2015年10%(約50臺)地下水監測點實現自動化監測,到2020年20%(約100臺)地下水監測點實現自動化監測。
(2)地熱動態監測:建立和完善地熱開發利用監測網,對地熱田水溫、水位、水質、熱儲壓力和開采量進行動態監測,到2010年完成動態監測自動化改造工作。2015年前完成淺層地熱能開發動態監測網建設。
(3)土壤地球化學監測:建立監測點22處,對土壤重金屬、養分、含鹽量進行動態監測,加強重點區域土壤環境地球化學監測。
(4)地面沉降監測:繼續進行地面沉降趨勢監測、地面沉降分層標監測與維護、分層標自動化改造、GPS監測網監測、地面沉降信息系統和預警預報系統建設。
到2010年,Ⅰ、Ⅱ等水準測量控制面積達到8000平方千米,監測點1600—1700點,Ⅰ等水準測量1474千米、Ⅱ等水準測量4346千米。到2015年,完成天津重點經濟區地面沉降監測網絡建設。到2020年,全面掌握我市平原區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分布狀況與發育特征及危害程度,地面沉降減災防災與地質環境保護水平大幅度提高。
見附表12。
(5)地面沉降重要監測設施建設
主要在濱海新區安排部署監測設施建設工程。
2008—2010年:建設塘沽臨港工業區、漢沽和臨空產業區地面沉降監測分層標。
2011—2015:建設塘沽和中新生態城分層標。
2016—2020年:建設軍糧城基巖標和大港油田區分層標。
詳見表5-1。
表5-1 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重大工程項目規劃表
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實物工作量 項目周期
Ⅰ-1 塘沽臨港工業區地面沉降分層監測標與自動化監測系統 13個孔,最大深度420米,總進尺1290米 2007-2008年
Ⅰ-2 漢沽地面沉降分層監測標與自動化監測系統 最大深度800米,總進尺1800米 2008-2009年
Ⅰ-3 臨空產業區地面沉降分層監測標與自動化監測系統 最大深度550米,總進尺4320米 2009-2010年
Ⅰ-4 完善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施工地下水監測孔3組共13個孔,總進尺3480米,安裝20臺地下水自動監測儀。 2009-2010年
2008-2010年合計
Ⅱ-1 塘沽地面沉降監測分層標 最大深度1200米,總進尺3520米 2011-2012年
Ⅱ-2 中新生態城地面沉降分層監測標與自動化監測系統 最大深度100米,總進尺230米 2013-2014年
Ⅱ-3 建立或改造2組地面沉降分層標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地下水位自動監測儀30臺。 2014-2015年
2011-2015年合計
Ⅲ-1 建設軍糧城基巖標 控制深度1400米 2016-2017年
Ⅲ-2 大港油田區分層標 最大深度1000米,總進尺3000米; 2017-2018年
Ⅲ-3 建立或改造2組地面沉降分層標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地下水位自動監測儀50臺。 2019-2020年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