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2013年12月11日 11:9 3465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政策法規
(四)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現狀
1、礦山分布情況
天津市北部山區固體礦山開采規模以小型礦山為主,主要開采建筑用白云巖(灰巖)和水泥用灰巖,98%以上為露天開采。上世紀80至90年代,有開采礦山企業300多個,近年來政府部門加強管理和礦業秩序整頓,大部分小型礦山被關閉,礦山數量明顯減少。山前地帶過去采砂活動比較強烈,目前已經全面禁止。
平原區固體礦山開采主要是磚瓦用粘土,主要分布在薊縣、寶坻區、武清區、寧河縣、靜海縣和大港區。近幾年來相繼關閉了91個粘土磚瓦廠,截至2007年底尚存148個。
2、主要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1) 固體礦產礦山開采造成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
截止2007年底,天津市固體礦產礦山占用破壞土地面積合計31.57 平方千米,其中生產礦山占用破壞土地面積6.78 平方千米,歷史遺留礦山占用破壞土地面積24.79 平方千米。
(2) 地下水開采造成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
歷史上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資源,使寶坻城關以南的廣大平原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面積達8000余平方千米。20世紀80年代以后,天津市開始實施地面沉降控制計劃,天津市區及濱海地區建成區地面沉降狀況有所緩解。但地面沉降中心區有向其它地區轉移的趨勢,已明顯形成海河下游工業區(津南區葛沽咸水沽、東麗等地區)、西青區、靜海縣東部、武清區南部、寧河縣蘆臺鎮等新的沉降中心地帶。
3、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現狀
近年來天津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明顯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重點是北部山區和山前地帶。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經完成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治理項目共計13項,累計投入資金1996.42萬元,完成礦山治理面積1.01平方千米。礦山土地復墾主要是在薊縣山前采砂坑一帶,對部分廢棄采砂坑填土種植農作物和樹木等,收到較好效果。
二、首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評估
(一)規劃目標與任務實現程度
截至2007年,礦產資源調查與勘查目標基本完成,石油、天然氣、地熱、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白云巖(灰巖)、地下水和礦泉水等主要礦種開采基本實現了總量調控目標。企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結合治理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在薊縣山區先后關閉亂采濫挖、污染環境和影響景觀的礦山158個。目前正在積極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進行調整,影響景觀的露天采石礦有計劃地關閉。調整水泥灰巖礦層間夾石與礦石的配比生產水泥,利用石礦尾礦開發人工砂和高速公路的底料,使礦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礦山環境治理累計恢復治理面積101.3公頃。地面沉降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
(二)規劃管理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
為保障《天津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順利實施,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天津市礦產資源規劃實施管理辦法》、《天津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天津市地熱開發利用規劃》、《天津市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天津市地質勘查規劃》等專項規劃,《天津市礦山復墾保證金或景觀協調保證金收繳及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實施。上述法規的頒布實施,有效促進了《天津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各項規劃目標的完成。在礦產資源管理工作中,嚴格按規劃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堅持規劃對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的一票否決制度。礦業權有償出讓工作穩步推進,固體礦產礦業權的出讓,在試點基礎上已全面展開;流體礦業權出讓工作實現突破,新立礦泉水和地熱礦業權全部實現有償出讓。
三、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
(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社會背景
按照中央對天津市城市發展定位和規劃目標,以濱海新區的發展為重點,不斷增強城市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作用,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實施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2007年天津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018.2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5829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6022美元,全市經濟連續5年在高增長平臺上快速、穩定運行,預計“十一五”末,實現人均生產總值61000元。
天津市近10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大,對我市主要礦產石油、天然氣、地熱、煤炭、建筑石料、地下水的需求不斷增加,礦產資源的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難度日益突出。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市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能源礦產的缺口將不斷增大,金屬礦產仍然全部依靠外部供應,非金屬建材資源供應明顯不足。
天津市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工業港口城市和國際航運中心,在利用國內外礦產資源和通過轉運貿易在全國礦產資源配置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二)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
1.礦產資源可供性分析及預測
根據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預計今后五到十年,對本市礦產資源的需求主要為以下礦種:石油、天然氣、地熱、煤、地下水、以及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等。
2.保證程度分析
隨著天津經濟高速發展,在未來10年礦產資源自給程度明顯下降、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后備資源緊張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地熱、地下水、水泥用灰巖、建筑用白云巖、磚瓦用頁巖等;全部依賴外部市場的礦產有:鐵、煤炭等。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szgsjx.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